家庭,不能等到你有空才珍惜
你常常陪孩子的時候,在忙著做你自己的事嗎?你常常讓孩子一直叫「爸爸!媽媽!陪我玩」嗎?很多爸媽直言自己帶不好孩子,其實,只要肯用心陪伴,就會知道該怎麼跟孩子互動。家庭,不能等到你「有空」才珍惜,是有幾個理由的:
1.沒空總是比有空的時候多很多,習慣找藉口,其實失去更多
2.沒空做的,通常才是你生命中,最有價值的事
3.孩子一直在成長,等我們有空了以後,卻驚覺錯過好多階段
4.孩子對未來家庭的經營,會受原生家庭影響,我們要傳下去的是什麼?大家可以多想想。
家庭經營,有心就該互相鼓勵
首先,我必須先說,教養這件事真是一門大學問,而且帶孩子真的很累!
常和很多全職在帶孩子的媽媽聊天,不難聽到大家異口同聲的說「我寧願去上班也不要帶孩子!」,這當然不是媽媽不愛孩子,而是孩子每天千變萬化,花招很多,再來個拗情緒及壞脾氣,實在是無力招架,尤其是家有比較小的寶寶,也不知道孩子懂多少,很難與小baby溝通,到了大一點但又還沒上幼稚園,孩子總是一堆挑戰教養及小叛逆的行為,常把媽媽搞毛,然後上了一天班的爸爸們回到家,則是經常被流彈打到「不然你來帶帶看呀!」、「不然你去哄睡及餵飯?」,更讓爸爸們害怕聽到的是「不然你去抱他到不哭為止」。
我覺得新生代的爸爸們,也不見得是全部不幫忙,而是不得其門而入,常常下了班回家要抱一下小孩,要逗孩子玩,最後就是弄巧成拙,落的「你走開啦!什麼都不會,來亂的喔!」的下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兩個問題,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較難接近爸爸,難道只是因為他是打從娘胎出來?另外,有沒有方法可以幫忙你家快抓狂的媽咪,讓全家育兒更輕鬆呢?
我家的老大出生的第二天,我就讓孩子趴在我的身上小睡一下(就像國外袋鼠爸媽的做法),直到他需要喝奶的時候才抱去給媽媽!滿月之後,幾乎每天幫孩子洗澡及餵飯都是我,我也參與副食品的製作,白天則有媽咪跟寶寶互動,長時間下來,跟孩子自然形成了默契。我跟老大的感情相當的好,孩子有事都會來跟我說,希望得到我的鼓勵及安慰,孩子更是常常主動來跟我玩遊戲!
當然教養沒有這麼簡單,我的老二出生後,非常黏媽媽,讓本來很得意的我(覺得老大的經營很成功),變得碰不得、抱不得、只認媽媽一個人,像很多家庭一樣的狀況,也發生在我的身上,讓我們夫妻倆哭笑不得!但現在,我漸漸可以哄老二睡覺,陪老大及老二說睡前故事,帶著他們一起洗澡以及陪他玩更多遊戲,這種跌深反彈的情形,我歸納出一些心得,讓我迫不及待的想對現在辛苦帶孩子的爸爸跟媽媽分享!
給愛家爸爸的育兒新觀念
1. 上了一天班回來固然很累,但是還是要協助一些家務,試著逗逗孩子。孩子一開始可能不愛跟爸爸親近,但一陣子暖機後,就會試著來找爸爸玩,第一時間別太刻意親近,反而造成孩子厭惡的感覺。
2. 從食物親近最快,對3歲前的孩子來說,吃是很重要的互動,試著餵餵孩子吃東西,或跟孩子一起吃東西,孩子會知道爸爸的友善,接著產生大量的親子互動。
3. 爸爸們,應該給媽媽短暫的喘息時間,如讓媽媽離開家裡出去買個東西,2-3個小時的散步假,回到家的媽媽戰鬥力會不一樣,因為整天帶孩子真的很累,需要跟孩子隔離一下,重整情緒。
4. 別在孩子面前講負面的語言,如「我是你爸爸,你怎麼都不找我?」,因為孩子都了解你的喜怒哀樂,孩子不是不想找爸爸,而是爸爸的陪伴時間不多,孩子一時間也很難適應爸爸的情緒及氣質。親子互動不起來,不只有爸爸挫折,其實幼兒也很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