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數位學習變阻力!關鍵是要做對四件事
法國神經科學家德斯穆格(Michel Desmurget)提醒,網路世代可能不利孩子的大腦發育,下一代的智商恐怕比他們的父母還要低。類似的論述,德國著名大腦科學家曼福瑞德.施彼策(Manfred Spitzer)在2015年《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一書中,也有提出。
常看到不少家庭在外用餐時,爸媽就拿出手機或平板放在孩子面前,好像是例行公事般,就這樣,餐廳裡就有7、8成左右的家庭,孩子是邊盯著螢幕邊吃飯,吃飯聚餐不再像過去,是家人們聯絡感情、享受美食的時間,反而只是各盯各的螢幕,然後吃完碗裡的食物罷了。
不僅如此,走在路上、搭乘運輸工具,也都常見到孩子盯著螢幕,孩子變得很沒耐心,沒事、無聊就是要討手機,完全不知道要怎麼打發自己的時間。一個小三的媽媽跟我說她很怕帶孩子坐捷運,因為孩子無聊就會在那邊吵要手機,我就問孩子,「你坐捷運過來要花多久時間呢?」他回答「不知道!」,我再問「那你家在哪個捷運站附近?我們一起來算算。」他也回答「不知道!」,我再問「那你知道有經過哪些捷運站嗎?」他依舊回答「不知道!」
天呀!這算是生活知識了吧!這孩子在學校是稱得上優秀的孩子,但到了小三,卻連靠近住家的捷運站都不知道,但手機裡的app卻相當清楚,能不令人堪憂嗎?
數位學習是助力還是阻力?關鍵在四件事
這是值得所有父母注意的一件事,因為在這個網路世代,孩子透過數位學習是相當常見的事,數位智商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我自己的孩子,在這個寒假也放了不少重心在數位學習上,因此我很仔細的研究兩位學者相關的論述,我發現,只要身為孩子數位學習監督者的父母,監督得當,問題或許沒有那麼嚴重,要讓數位學習成為助力而非阻力,父母要掌握四關鍵:
1、設好手機平板使用規定
在開放孩子使用手機平板前,父母就要設好使用規定,並讓孩子知道。由於螢幕藍光會影響睡眠,所以晚上七點過後就不建議使用螢幕,但因為現在父母、孩子回到家吃完飯的時間都晚了,所以我們家是8:00後就不可以使用,如果孩子自己動作太慢,害得自己今天不能使用手機平板,只能自己承擔。三歲前不建議開放孩子使用手機平板,三到六歲建議使用螢幕的時間一次不要超過15分鐘,所以我們會跟孩子約定好,並用計時器來提醒時間,小學過後,一次不超過30~40分鐘,幾乎就是在校一節課的時間。
除了限制使用時間,也要限制使用時機,例如既然是出來玩,那就不該在外面玩手機平板;在家是該做的事都完成後才能有螢幕時間。不能自己偷偷地拿走手機平板來使用,並訂好罰則,既然是不遵守螢幕使用規定,那麼處罰應該就要和螢幕使用有關,例如違反規定就會喪失兩天的使用機會…等。
2.陪伴孩子數位學習
手機螢幕畢竟不是真人,不該放著孩子獨自看手機平板,雖然有許多具有學習意義的app,例如成語接龍,我們當初也是想說讓孩子多學點成語而下載,但app裡總是會藏有許多廣告,其中也有不適切年齡的,而且如果父母有觀察過孩子玩app就會發現,孩子遇到不會的就是亂猜,猜對了就過了,根本沒有好好地觀看解說學起來,因此,建議孩子在使用螢幕時,爸媽盡可能要陪同。此外,除了app,其實國內有不少不錯的數位學習網站,提供給爸爸媽媽參考:
◆ 動物檢定:這是由動物星球頻道獨家推出的線上動物知識問答遊戲平台,每周更新題目,一次五題,答題後還有短短的影片解答,很適合大小朋友一起看。
→動物檢定網站請見:https://reurl.cc/MZR8gK
◆ 兒童文化館:可以線上看繪本、聽故事、小遊戲,還有塗鴉專區,三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使用。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網站請見:https://children.moc.gov.tw/animate_list?type=0
◆ 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非常適合小學中年級以上開始接觸自然的孩子,透過闖關遊戲,瞭解天氣、自然、宇宙與地球科學等。
→中央氣象局兒童文化網站請見:https://edu.cwa.gov.tw/PopularScience/kids_cate.html
◆ 消防署兒童網:非常適合喜歡車車的小男生,裡面不但有消防常識,簡單的小遊戲,還有各種消防車的介紹。
→消防署兒童網站請見:https://www.nfa.gov.tw/kid/index.php
3.共同規劃使用時間
孩子想要玩的遊戲、網站和看的節目很多,但5歲前螢幕的使用總時間不該超過1小時,12歲前不該超過2小時,因此該怎麼分配,家長要跟孩子先充分討論,學習類、遊戲類與節目類各占多少比例也應有一定的限制,再加上建議孩子在使用螢幕時大人要盡量陪伴,因此大人要事先規劃好使用的時間,這也能讓孩子學習訂定計畫。
4.正向引導孩子做到自律
很多爸媽都會說,她們都事先跟孩子訂好規矩了,但最後孩子都會耍賴哭鬧,該怎麼辦?我自己的孩子也曾耍賴過,但規矩就是規矩,我會明白告訴孩子這是我們事先就說好的,我知道很難過,但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做別的事讓自己開心一點,例如超過8:00了就是不能玩電腦,但我可以陪你一起玩桌遊,你要選擇繼續生氣到睡覺?還是趕快一起來玩呢?這樣的作法同時也在引導孩子如何做到自律與自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