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收玩具要針對年齡來教:1-6歲訓練法
因此,父母要有點耐心,面對孩子不收玩具,先不要急著生氣,不妨先尊重孩子意願,讓他完成目標,或照著他的順序走,並從旁多次觀察孩子是否如他所想的做。
若是,父母就要尊重孩子想法,事後孩子反而可帶著愉快的心情收拾好玩具;若不是,父母再進一步找出對應方法訓練孩子收玩具,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5-6歲:「共同協議法」
基本上,四到六歲孩子的同理心逐漸成熟,有一定程度的思考能力,手部靈活度也夠發達,若前兩個階段的能力已養成,他們應該可以理解收玩具的目的,也可以獨立收拾好玩具。
若到了這個階段,還是沒有養成收玩具的習慣,也許是父母的教養方式言行不一致。基本上,四歲孩子已懂得察顏觀色,當媽媽說:不收玩具,要把玩具丟掉,但玩具還是一直都在時,他們就會發現,媽媽說說而已,不會真的丟,我也不用太認真收玩具。
當父母的恐嚇言語愈來愈多,卻總是無法確實執行時,孩子對成人的教養信任感會愈來愈薄弱。因此,父母要定好明確的收玩具規則,而且親子雙方都要執行,這樣四歲以上的孩子才會正視收玩具這件事。
1.展現教養權柄
從四歲起,讓孩子慢慢認知收玩具是他的義務,有些事不是不想做就可以不做,如果他沒有做好收玩具這項義務,有些權利將會因此被剝奪,例如不能買新玩具等。
父母要善用自己的教養權柄,收玩具的教養也要更明確。譬如當孩子累了,可以告訴孩子,我幫你收這兩項,其他的你自己收,親子雙方各退一步,但不能讓孩子有耍賴空間。
2.家庭的教養想法要一致
給孩子明確的收玩具規則的同時,也要跟家人溝通,全家關於收玩具的教養想法要一致。不能在家媽媽規定要收玩具,到了阿嬤家,阿嬤卻因為疼孫說:「玩具放著就好,阿嬤等一下收。」事實上,不管在何時何地,孩子都應該具備收玩具的義務認知。
3.運用同儕的力量
同儕的觀感對四歲以上的孩子來說愈來愈重要,父母不妨適度的運用,告訴孩子:小花都自己收玩具,你現在趕快收,下次我碰到她時,我會跟她說:你很厲害,可以在十分鐘內收好玩具,藉此刺激孩子的內在動機。
4.改變讚美的方式
四歲孩子已懂得愛面子,也好為長者與人師,因此,對於四歲孩子收玩具的讚美,不能只是說:「你好棒喔。」還要再加上旁人觀感,譬如:「你好棒,你真是弟弟的好榜樣,如果弟弟以後會收玩具,一定是學你的。」
有時也可用一點激將法,譬如告訴孩子:「你真的可以嗎?」「我本來以為你不行的,結果你真的自己收拾好了。」
孩子不管多大都需要鼓勵,即使收玩具是每天該做的事,父母也不要吝於給孩子讚美,而且要讓孩子知道他哪裡棒,收拾好玩具對別人有什麼貢獻,這些也都可刺激孩子的內在動機。
▼ 孩子不收玩具!跟著王宏哲老師這樣教,80%會成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