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壞,只是不夠成熟
4.大哭大鬧亂吼叫,是因為情緒控制不成熟
孩子情緒反應過於激烈,這是情緒控制不成熟,孩子可以有情緒,但要練習合理的抒發情緒方式,所以常常要跟孩子討論,有情緒時可以怎麼辦,例如怕輸的孩子,絕對不是提醒孩子「等一下遊戲如果輸了不能哭」,而是告訴她,「遊戲輸了會難過,難過會想哭我們都知道,但要哭的小聲一點,同時可以想想看除了哭,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讓你開心一點呢?」
5.沒大沒小很故意,是因為同理能力不成熟
孩子講話沒禮貌,或很愛在對方不開心時,又說了會令對方討厭的話,這其實是孩子在說話時,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這就是同理能力不足,因此對於講話沒大沒小,很容易說錯話,感覺總愛故意指正對方的孩子,要多教導同理心,經常藉由生活經驗或繪本,引導孩子思考他人可能有的情緒或想法,並練習如果想要對方同意某件事,站在對方立場,想一想該怎麼說對方才有可能會答應呢?
6.當機跳針歡必霸,是因為耐挫力不成熟
挫折很容易令人難過,大人都如此,更何況是孩子,孩子在遇到挫折時,很容易當機跳針歡必霸,因為挫折是生活壓力的重要來源,面對常跳針歡必霸的孩子,要先練的就是耐挫力,爸媽的經驗分享很重要,讓孩子知道原來大人也會有挫折,孩子才會願意聽方法。此外,大人要經常誇獎孩子努力的過程,過於強調輸贏的教養,會讓孩子耐挫力更差。
7.忘東忘西拖拉慢,是因為組織能力不成熟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經常漏東漏西,是因為孩子的組織力不成熟,無法做計劃與整理,因此這類的孩子,爸媽要教方法,最好能跟孩子一起討論,而且千萬別只有說,要有視覺化呈現出來,多感官的學習有助於孩子組織能力的培養。
8.調皮搗蛋試底線,是因為獨處能力不成熟
很多時候孩子調皮搗蛋,其實是在吸引大人的注意力,目的只有一個「陪伴」,孩子不像大人可以獨處的時間比較長,孩子就是需要大人陪伴,因此爸媽不妨試試,調整一下作息,多一點時間專心陪伴,會發現家裡的調皮孩子會變得不一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