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分心,改善專注力的專家方法
6. 分散注意 紓壓法
記得指尖陀螺嗎?它曾經流行一時,號稱幫助提升專注力,儘管很多教學現場的老師不這麼認為,這邊也不是要宣稱指尖陀螺有效,而是它的概念未必不對,大人在思考時,有些人會轉筆、有些人會重複按壓筆,有些人會需要來回踱步,這都是藉由重複的動作,來緩解煩燥、焦慮或壓力。因此,在建立好使用原則下,可以讓孩子書包內放紓壓小物,例如可以捏的娃娃或球、黏土或魔術方塊等,讓孩子緩解煩燥,重建專注力。
7. 動手操作 手眼並用法
容易分心的孩子,建議透過多感官方式來學習,如果教師的課程可以多一些實作,相信孩子的學習表現會更好,當然,當老師沒有這樣的時間與環境改變課程時,就建議家長能提供這方面的活動,例如在學校教分數時,可以讓孩子直接動手切pizza、切蛋糕,讓孩子更清楚分數概念,也有助於孩子在學校時的聽講。
8. 桌上遊戲 心流法
很多球類運動都有助於提升專注力,而且不少球類都需要跑,跑步這類的有氧活動被證實是能有效提升專注力的,每天至少要有3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建議也要有休閒娛樂的時間,不少桌遊,既有趣又能鍛鍊孩子的注意力,重點是如果能成為孩子的興趣,例如棋類,那就更棒了。
9.多感官 視覺提示法
教孩子把該做的事寫下來或畫下來,放在顯眼的位置,能隨時提醒孩子,回來專心,也能幫助孩子知道,自己還有哪些未完成的事。易分心的孩子,他日常生活瑣事的組織能力與計劃能力,通常也不足,因此當老師反映孩子頓提時,建議不要只是責罵,而是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是什麼,提供解決方法給孩子,或共同討論出孩子做得到的方法,孩子發現自己坐得到,減少被老師責罵的次數,自信心也會提升,未來的表現也會更好。
此外,跟容易分心的孩子溝通時,一定要確認孩子眼睛有看再說,教室的座位也盡量離老師近一些,學習環境要減少干擾源,此外,最重要的就是大家的包容了,他們會需要多一些時間來完成事情,沒有辦法被催促,因此在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時,都建議家長先帶著孩子建立SOP,這能讓孩子適應得更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