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不得罵不得!不同年齡孩子該怎麼教?
3-4歲情緒重建期
這階段的孩子正在情緒重建與覺察期,正在學習快樂、傷心、生氣、興奮、害羞等複雜情緒,當他表達不出正確情緒,就會一被說教就哭了出來。
【爸媽可以這樣教】
爸媽要幫孩子把情緒說出來,教他正確情感表達方式,像是「你在生氣嗎?」「你不喜歡我這樣說嗎?」「你很想要嗎?」大人幫孩子表達出來,其實是在幫他練習怎麼面對情緒。
5-6歲需要認同期
這個年齡孩子的心智發展正處「感同身受期」,也就是說孩子正發展簡單的同理心、很需要被認同!他們需要別人多鼓勵與肯定他,即便他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希望大人可以看到他的努力。
【爸媽可以這樣教】
1. 肯定溝通法:當孩子有做事但結果不盡人意時,請先肯定他的努力,再跟他說:「我知道你有做,但我覺得你還可以怎麼做(給方法與建議)」「我知道你盡力了,但我覺得你可以做得更好」
2. 同理溝通法:當孩子犯錯或不聽話時,先同理孩子的情況,再跟他講道理,孩子比較不會對在對話的時候反彈。舉例來說:「我有聽到你在哭…」「我有看到你生氣…」「我知道你在叫我…」
7-8歲自我肯定期
這時期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很需要被認同與尊重,希望很多事都能自己來,也希望別人用尊重的語氣對他講話,很討厭命令口氣,以及有時間限制的壓迫感。
【爸媽可以這樣教】
1. 預告法,讓孩子學自律:用預告的方式告訴孩子,並有技巧把你期待的結果說出來,例如「我相信你等一下一定會把書桌整理好」「我相信你不會像昨天一樣晚睡」,這種溝通法讓孩子感受到,我尊重你,你也要學會自重與自律。
2. 提示法,讓孩子願意開啟對話:有些孩子忘東忘西,忘記要簽聯絡簿、忘記約定的事情、回家該做的事都不做。爸媽雖然火大,但請不直接批評孩子錯誤,而是反問孩子「你是不是有甚麼東西要拿給我、」「我們昨天是不是有討論今天要做甚麼事?」孩子聽了覺得舒服,他才願意對話。
現代的孩子說不得,一說就生氣或一說就哭給你看,代表需要父母更多正向語言引導,陪孩子度過這段「被念就崩潰」的時期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