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學習方式,易讓孩子大腦當機
常聽到爸媽抱怨孩子容易粗心,例如漏寫、看錯題目、抄錯答案……等,孩子平常明明就都會,為何考試就容易出問題?針對粗心這件事,爸媽通常只能再三叮嚀,或祭出獎懲,但效果總是有限,接著就會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有注意力的問題……。
孩子容易粗心,可能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對,造成的大腦認知超載。什麼是大腦認知超載?這要從大腦認知負荷理論開始說起,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的大腦,其工作記憶的容量是有限制性與短暫性的,因此,當我們同一時間內必須處理超越工作記憶的認知作業,就容易造成認知處理過度負荷而阻礙表現。你可以把它想成,當電腦一次要跑好幾個程式,就容易會lag或當機一樣。
大考、小考與測驗卷和作業不同,測驗卷或作業通常範圍相當明確,例如教減法,測驗卷或作業的題目就大概都是減法,所以大腦在工作時不需要花太多的「工」去思索解題的方式,但大考,範圍大,大腦讀完題目後,要記住題意,然後從各個可能的解題方式中搜尋適合的方式,接著再開始作答,每一個步驟可能都會佔大腦記憶體的容量,所以在作答時,剩餘可以處理的容量就小,出錯的機率就高,因此通常容易粗心的孩子,也就是容易被認知負荷理論限制的孩子,他們都不是不會或不懂,而是不夠精通熟練,工作記憶不足、大腦處理速度不夠快。
若再加上學習方法不對,就會更加重大腦認知負荷的負擔,如:
•評量寫太多,忽略書本的內容理解。
•訂正都在抄答案,沒有真正釐清觀念。
•沒有方法的死背,不僅不容易記住,要用時,也不容易想起來。
•缺乏整理重點的能力,掌握不到重點在哪裡。
•雖然有閱讀,但沒有讀懂,看過就忘,無法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減少孩子粗心的4個小遊戲
要減少大腦的認知超載,減少粗心,平時可以多玩下列幾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