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態度差、愛罵人,爸媽要注意6原因
萱萱常和同儕起衝突,在班上常可以聽到萱萱大聲說話:「你幹嘛啦!」、「你很奇怪耶!」、「吼!走開啦」、「你很廢耶!」,同學常搞不清楚萱萱在兇什麼。在家媽媽也覺得萱萱講話很不客氣,例如:「我最討厭妳!」、「你很煩耶!」為此媽媽常好好跟萱萱說「不可以用這種態度說話」,但沒什麼效,而爸爸就覺得是媽媽太過「尊重」萱萱,才讓萱萱這樣口無遮攔、講話沒大沒小,因此爸媽常為了萱萱的教養起爭執。
孩子愛罵人、脾氣差,真的不是你告訴他「態度好一點」就可以改變的,但也與大人是否太過「尊重」孩子無關,而是在於大人引導的方式對不對,以及孩子是否有正向的學習管道。首先大人要先釐清孩子態度差的原因:
1. 【孩子常覺得委屈】:
孩子會有自己的求生本能,當過去的經驗發現,好好表達是沒有用的,最後還不是被不公平對待,還不是會受委屈,孩子就會學到一開始就要用激烈的方式來溝通。
2. 【孩子情緒常被壓抑】:
當孩子一直被喝止不能有情緒,例如「不准哭」、「不可以生氣」…,你關了一個情緒出口,孩子就會打開另一個情緒出口,把所累積的壓力,都一點一滴的宣洩。
3. 【大人常激動說話】:
孩子經常看到激動說話、大聲說話的大人,大腦的神經路徑自然對情緒特別敏銳,因此當孩子遇到狀況,生氣這條路徑就會很快反應,先發怒再說。所以經常生氣過了頭的家長,包括看爸媽吵架,孩子的情緒管控也會不好。
4. 【孩子覺得被忽略】:
孩子感到自己很孤單,在團體中沒有存在感、成就感,或經常被罵,覺得自己不被愛,就會想用負向方式來引起大人的注意力,或正確來說,是他們會發現,這樣的方式大人就會關注到他。
5. 【孩子不會表達情緒】:
別以為孩子天生就知道什麼叫做態度好,天生就知道該如何表達情緒,或帶著孩子看了幾本情緒繪本,就能正確傳達情緒,事實上,「情緒」這件事才沒那麼簡單,我們的情緒複雜到,常連成人都搞不清楚現在的情緒為何,更何況是一個幼兒,所以他們就會用大聲說話的方式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