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壓力大、情緒亂糟糟,該怎麼辦?
► 父母引導方法:練表達力桌遊繪本,給安心說話時間
對於不會說或不敢說的孩子,可以從遊戲中引導孩子表達感受與情緒,像是《EQ的力量+勇闖EQ神秘島》透過模擬事件及反應情緒,引導孩子練習情緒表達,增加社交技巧。
另外,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原因,可以從詢問感受開始,例如「你對這件事情這麼生氣,是因為老師說的話讓你感覺……?」這種尊重式的詢問方法,讓孩子可以有安心表達的時間,孩子願意說,父母就能從對話中查詢到他壓力的原因。
壓力來源3、沒自信的壓力
很多研究也發現,兒童本身信心及自尊心低落,這種孩子遇到事情容易有壓力。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孩子很容易緊張,很容易說「我不行」「我不會」「我不敢」,正常情況下,透過家長的鼓勵及示範,孩子就可以勇敢去做。
但有些孩子是任憑你怎麼說,怎麼連哄帶騙就是不敢、就是退縮。然後他也知道大家對他的期待,但就是沒自信,壓力就更大了。
► 父母引導方法:挖掘他的優點,用正向取代負向
沒自信的孩子常會很自卑,總覺得「我一定沒辦法在時間內完成」,這時父母不要去否定他的悲觀,而是要帶著他去想「那你先跟我說,如果完成了呢?」先不讓孩子在自己的負向想法中繞太久,再跟他說「做不好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嚴重!」而且多獎勵他跨出第一步這件事。
壓力來源4、人際的壓力
其實小孩覺得別人都不跟我玩,或大孩子覺得我沒有知心朋友,或認為「我的朋友跟別人比較好」,這些都會產生壓力。孩子都是為了要去跟別人玩而喜歡去上學,不會為了要去學習而去上學,所以人際教朋友對他們很重要。
► 父母引導方法:傾聽及釐清,角色扮演練社交
孩子社交技巧不好,是太熱情、太衝動、太自我、太粗魯?父母要去幫他分析!當孩子抱怨人際壓力時,第一時間以「我聽聽看」取代「你可以怎麼做」,孩子比較會比較肯跟你說。
有社交問題的孩子,家長也可以透過相關的繪本引導,並透過角色扮演,演演故事裡面的人物,體會一下,跟小朋友說話時,那些話聽起來比較舒服,那些話聽起來會很令人不開心。(推薦閱讀:當孩子說沒人要跟我玩,爸媽要這樣應對)
壓力來源5、課業壓力
從三、四年級開始到國中,是孩子功課壓力最重的時候,尤其有高達95%以上都是不那麼喜歡念書的孩子,所以繁重課業會讓他們產生壓力,如何讓孩子有學習動機、成就感就顯得重要!
► 父母引導方法:運動或美食,開放娛樂時間
建議父母可以在假日帶孩子出去運動、享受美食,甚至給予孩子自由娛樂時間,孩子會願意為了自由時間與玩樂時間而去做事,藉此點燃孩子學習動機。
壓力來源6、父母的壓力
很多孩子很擔心達不到大人的預期,然後壓力就很大,但很多家長不知道這一點,因為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們散漫、被動、不自律;我們看不到他們焦慮,我們無法想像他們可能會被吼到或碎念到不知道該怎麼辦。
► 父母引導方法:共同訂立目標,規劃親子活動、旅遊
共同訂立目標讓孩子成為參與者,孩子不再被動接收訊息,壓力就不會這麼大!另外規劃親子活動、旅遊,也是幫孩子紓壓的好方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