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會咬人!1-6歲孩子咬人是有原因的…
孩子最近居然會咬人,怎麼回事?
生氣也咬,開心也咬,是因為口腔期沒有滿足嗎?
他也知道咬人人家會痛,那為什麼還是咬,天啊!我還寧可他是打人……
其實咬人行為在每個孩子的發展過程都曾經出現過,但不同年紀出現的理由和處理策略都不同。
一歲以下的寶寶
親餵、清潔口腔、抱抱的時候都可能發生過,對一歲以下的孩子,這真的很正常,因為孩子在探索他的口腔動作,對他而言,這時候口腔是他身體最活耀的器官,他好奇,他也根本搞不清楚為何這個行為不對,所以,他咬你是無心傷害你的,你要做的是讓孩子了解這個行為你不喜歡,你可以突然就不理孩子或冷漠告訴孩子你不喜歡,如果你說得太多做的太多,反而會讓孩子覺得這個行為可以吸引到你的注意力,結果弄巧成拙!
一到三歲幼兒
這年紀孩子咬人的原因,有以下三種可能:
1. 展現自主權:此階段的孩子較自我,常因為玩具的爭奪、不願意分享或缺乏照顧者的關注,為了展現自主權,而產生咬人行為。有研究顯示,2歲以上的孩子若超過五分鐘未獲得關注,則有可能用這樣的行為來吸引注意力。
2. 情緒宣洩:這個階段的孩子思考力還在發展,因此在遇到問題當下,很容易產生情緒,為了抒發自己的情緒,就可能用「咬」這個行為來排解,所以才會開心也咬,不開心也咬。
3. 不成熟的溝通方式:孩子可能語言發展尚未成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或想法,因此就用行為直接表示。
三到六歲兒童
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已經具備足夠的思考的能力和表達能力,但若持續出現咬人問題,則可能是因為:
1. 情緒上的安全感或關注不足夠,而產生的自我保護機制。
2. 孩子也有可能是在嘗試看看這樣子做會發生什麼事,引起關注,挑戰底線。
3. 衝動、問題解決策略差,若再加上過去教養方式,都只告誡孩子不可以咬人、不能咬人,但未讓孩子充分了解正確應該怎麼做,那麼孩子的腦袋不斷被強化的就是「咬人」這個詞,當下次又遇到事情時,孩子在情緒上,腦袋可能就只會浮現「咬人」的畫面,結果悲劇就一再重演了。
4. 感統失調問題,因此孩子會透過一些推、咬、拉人等大力碰撞的動作來滿足本體覺和觸覺,口腔感覺處理的問題也可能涵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