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鬼怪來恐嚇,刺激孩子好行為!
有些時候,孩子比較沒有勇氣,會怕東怕西,除了是天生個性使然,也有可能是後天教養造成喔,我們分齡來跟大家分析一下!
2歲前的孩子:
因為認知能力還在快速的成熟階段,很不能接受規律的改變,玩一下就要回來黏一下媽媽,感覺很膽小;或是突如其來沒聽過的聲音,會讓他們很沒有安全感,這些其實都是很正常的!
2-4歲的孩子:
開始有很多能力去探索環境,有時候比較好動頑皮,爸媽就會有比較多的恐嚇語言,想要讓孩子馬上乖乖,例如:再不睡就會被虎姑婆抓走…鬼最喜歡抓不乖的孩子回去了…怪獸會把不聽話的孩子吃掉…這些妖魔鬼怪的語言,這個年齡的孩子都沒有能力無法證實真假,會產生無比的想像,以及讓孩子害怕很久。有時候不敢一個人睡,不敢關燈,不敢自己去上廁所,社交退縮,變得很膽小沒有勇氣,跟這些鬼怪恐嚇的教養語言,有很大的關係,爸媽一定不能隨時放在嘴邊。
4-6歲的孩子
這個年紀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會害怕的東西,通常是連他周遭的照顧者都害怕的東西,例如媽媽怕小強,孩子也會受影響,變的越來越怕;家裡有人怕高,他也會跟著說他也怕,這個年齡的情緒感染能力很強,爸媽的必勝絕招是要淡定教養。
6歲以上的孩子
學齡後的孩子,同伴關係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開始怕其他孩子不理他,怕他教不到好朋友,而且他的同學不喜歡的,他也會跟著不喜歡;他的同學有的,他也會想跟著有,不然就會怕輸人,這些證明了孩子心智已經開始成熟的像大人一樣,但在教養上,需要被引導的更有主見,不會人云亦云,怕的東西才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