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遊戲學自我控制力和專注
自我控制力和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自制力和專注力能幫助孩子好好坐在位子上聽講,不易與同儕起衝突,較能適應環境與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管控情緒。
自制力和專注力需要從小培養起,其實我們小時候有很多經典的遊戲,都有助於我們從遊戲中學自我控制力和專注力,是那些遊戲呢?一起來看看!
1. 老師說
記得「老師說」怎麼玩嗎?一人當鬼發號司令,當指令開頭有老師說,後面的指令才要做,沒有則不用執行。
這考驗孩子有沒有專心聽指令,先判斷接下來的指令要不要反應,不反應的要克制不做,要做的要確實完成,對那種常沒聽到爸媽講話的小孩,一定要常玩。
2. 心臟病
撲克牌的心臟病,應該大家都記得怎麼玩吧!基本上孩子只要認得數字就可以開始玩,也能依照孩子的能力,調整撲克牌的數量,如只留1~5。
這除了考驗孩子注意力、抑制力,還有反應力、耐挫力,大推學齡前的孩子都該常玩。市面上也有很多由這個概念延伸的桌遊,例如用可愛動物為設計的「眼明手快搶配對」。
3. 一二三木頭人
這遊戲規則應該不用多說了,但這遊戲最好玩的地方是變化,除了木頭人外,像睡美人、蝙蝠俠、皮卡丘…..,孩子喜歡的人物都可以加進去,因此孩子務必專心聽好規則,且聽完才能做動作,否則如果指令類似,衝動的孩子就容易錯。另外,這個遊戲還考驗孩子的視覺專注力,因為鬼可是會隨時回過頭來檢查你有沒有亂動的,連小孩愛做的挖鼻孔、可是都不行唷!
4. 請你跟我這樣做
一個人當鬼,有節奏性的做出動作ABC…,而其他人看完鬼的A動作,就要跟著做A動作,而此同時鬼正在做B動作,當鬼做出C動作時,其他人要做出B動作,依此類推。孩子的大腦是同時做兩件不同的事情,一個是要專注看下一個動作,一個是要執行現在的動作,這樣的執行功能,在學習時常用到,例如邊上課邊抄筆記。
5. 老鷹抓小雞
這是不論你身在哪個腳色,老鷹、母雞或小雞,都會訓練到衝動控制的遊戲,這個遊戲最大的好處是還能練心智解讀能力,老鷹要想辦法做假動作騙過母雞,而母雞要盡快判斷出老鷹是否為假動作立刻防守,而小雞是否能隨時注意老鷹和母雞的動向來因應,經常在狀況外的孩子,一定要常玩。
6. 大風吹
孩子要依照鬼給的指令,自己判斷需不需要換位置,在換位置時還要能觀察,誰也要跟著換,所以我可以先過去卡位,因此這個遊戲,不只鍛鍊孩子專注力、自制力,還有觀察力與思考力。
7. 疊疊樂
現在類似這樣的遊戲很多,例如企鵝敲冰磚、推牆玩具等,都需要孩子專注觀察、思考推理,並且控制力道以避免失敗,是個相當適合闔家一起玩的桌遊遊戲。
8. 攻佔城堡
沿著固定的路線,推進,攻佔對方城堡,透過猜拳的方式,贏者前進,輸者換下一位,在城堡中的隊友看到同伴輸了,要盡快沿著同樣路線前進,並擋住對方,再度猜拳,依此方式進行遊戲。在遊戲過程中,孩子需要專注整個過程,判斷自己的下一步,如果擋住對方,或提早出發都算輸,因此能練出孩子的團體注意力、自我控制力、反應速度,這是孩子在團體中必備的能力。
大約2~3歲起,孩子的自制力就逐步發展,一項跨國的研究發現(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學院期刊),3歲多的孩子,自我控制力越差的孩子,例如東西看了就要拿、忘記教訓只有眼前所好而忘記規則、衝動性很高不能等待等這類的孩子,長大後越容易有健康及經濟問題。因此,從小培養孩子專注力、自制力很重要。上面這些遊戲,爸爸媽媽都帶孩子玩過了嗎?
研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