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解密!0-5歲孩子的社會情緒發展
1-2歲大
► 該有的社會情緒發展:
1. 藉由挑釁的行為展現獨立,例如發脾氣
2. 情緒變多了,其中還包括社會情緒,例如同情心,但其實還不太了解他人的感受或信念
3. 認為大家都要以他為中心,所以當沒被注意到時會生氣
4. 能辨識出鏡中的自己
5. 喜歡跟熟悉的人在一起
6. 開始會自己玩
7. 喜歡模仿大人
8. 開始愛說「不要」
(推薦閱讀:什麼都不要!2歲開始的幼兒叛逆期,爸媽該何解?)
► 這時期爸媽要這樣做:
✔ 要能敏銳察覺並主動地去回應孩子的各種表達
✔ 多跟孩子說話、唱歌、共讀
✔ 幫孩子表達他的情緒經驗、想法
✔ 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 讓孩子有機會跟其他小孩互動
2-3歲大
► 該有的社會情緒發展:
1. 遊戲發展階段屬於獨自遊戲和平行遊戲
2. 開始有社會性遊戲,及象徵性遊戲
3. 能處理比較多複雜的任務,越來越獨立,例如如廁、穿衣等生活自理
4. 有喜歡的好朋友,開始懂得友誼
5. 情緒變化很快,容易害怕,當固定的作息變化時可能會不開心
6. 因為自我認同感的發展,還是很愛說”不要”,只考慮自己的需求,因此感覺上較自私
7. 發展性別認同概念
► 這時期爸媽要這樣做:
✔ 要跟孩子說清楚規範與界限
✔ 溝通時不要問要不要,而是讓孩子有選擇權,例如你要紅色還是白色衣服
✔ 大人仍持續多跟孩子說話、唱歌和共讀
✔ 幫孩子把情緒經驗說出來,並協助釐清原因
✔ 建立規律生活作息
✔ 讓孩子有跟其他同儕互動的機會
3-4歲大
► 該有的社會情緒發展:
1. 在生活自理上越來越獨立
2. 能遵從指令
3. 在大人引導下能輪流與分享,解決衝突
4. 能用語言溝通需求,減少用尖叫或其他負向方式
5. 越來越知道自己與他人不同,
6. 能與其他孩子一起玩、而且想像或假扮性遊戲越來越精緻
► 這時期爸媽要這樣做:
✔ 大人仍需多專心跟孩子互動、共讀
✔ 多參與孩子的戲劇性遊戲或想像、假扮遊戲
✔ 鼓勵孩子主動去探索環境,當孩子挫折時提供安慰
✔ 提供孩子較多的社會互動機會,例如上學、共學或團體課程等
4-5歲大
► 該有的社會情緒發展:
1. 了解道德規範,例如公平/不公平、對/錯
2. 喜歡與人比較
3. 開始更注重友誼,有所謂的好朋友
4. 對於規則的遵守會更加配合
5. 能體察到他人的情緒與感受
6. 喜歡和同儕玩戲劇性的遊戲
7. 開始瞭解現實與想像不同
8. 有越來越多的情緒種類,但有些時候會表現得過於誇張
9. 設計遊戲時連注意細節都能注意
10. 能了解不同情境要用不同的態度
► 這時期爸媽要這樣做:
✔ 大人仍需多專心跟孩子互動、共讀
✔ 大人做錯要道歉
✔ 要充分跟孩子解釋規範和行為,對行為做標記,例如好行為、不好的行為,不要標記孩子好或不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