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覺得孩子粗心嗎?小心是視知覺惹的禍!
「你怎麼又漏寫了呢?還有,題目是69,你怎麼抄下來就變96?怎麼那麼粗心……」你也常覺得孩子粗心嗎?總看錯題、抄錯答案、寫錯字或漏寫,教了好多遍還是這樣,我們很習慣把這樣的現象歸咎於孩子「粗心」,事實上這很有可能是孩子的 視知覺 出了問題。
視知覺不是視力,不是指眼睛有沒有看到,而是指眼睛所看到的東西在大腦裡的解讀能力,舉凡閱讀、寫字、畫畫、勞作、打電腦、日常生活自理都會需要視知覺,例如我們能夠在一堆衣服中找到我們要的那件,字就算顛倒看也知道是什麼字,手機就算被文件遮住一大半也知道那是手機,這都是視知覺的功勞。孩子一旦視知覺不好,在學習上就會出問題,大人會覺得孩子明明就有能力,為何總是教不會,常出現的行為有:
1. 東西明明就在眼前也常找不到,類似的問題也會出現在球類活動時,常找不到球、接不到球、丟不中目標物等,不是丟太近就是丟太遠,距離總是拿捏不好。
2. 經常左右不分,空間概念差,這會影響到律動模仿、組裝積木、勞作的表現,不只會出錯、品質不好,也會覺得動作慢半拍。
3. 字經常寫反寫錯,例如左阜右邑搞不清楚,或筆劃常出錯,「撇」和「捺」傻傻分不清。
4. 文字辨認能力差,例如英文的bdpq常分不出來,或中文的相似字混淆、錯字分辨不出來,例如睛與晴、人與入等字,多一劃、少一劃或方向不同都不易察覺。
5. 拼圖、摺紙很沒耐心,拼圖需要看到圖案就知道這是圖片中哪個部份的其中一角,而摺紙需要視覺推理能力,且拼圖和摺紙都需要空間翻轉概念,這些都需要好的視知覺功能,因此視知覺不好的孩子,就容易逃避這些活動。
6. 衣褲鞋子常穿反,自己都沒發現,不僅如此,在玩配對相關遊戲時,總會花很久的時間,連分類襪子也常出錯,因此整理與收納的表現常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