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愛吵架怎麼辦?爸媽必知手足相處教養重點
家裡有手足的就知道,小孩有一個特點,就是別人手上的總是比較好!之前一個家有兩兄弟的媽媽,很生氣的問我:「到底要怎樣才能讓兄弟姊妹好好相處,搶起來跟仇人一樣!講也沒用,駡也不怕!」
其實,教養有三件事先做好,真的可以減少手足衝突:
1、手足吵架,不能不先聽原因就處罰:因為我們大人常常以結果論來訂處罰,會讓孩子覺得不公平。
2、手足吵架,不能常連坐法處罰:因為連坐法是種假公平,會讓孩子更忿忿不平
3、手足吵架,大人不要強行介入,東西全部沒收或強迫他們怎麼做:因為這樣没有訓練到他們自己解決紛爭,下次又一樣
有了弟妹,孩子心中多少會不平衡
手足之間常常會相互的比較也很容易就會有忌妒衝突的發生,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手足間的不平衡往往在家中有新成員加入時就會開始。
像是家中的老大在弟弟妹妹出生後,因為父母更需要花時間照顧出生的弟妹,常常老大心理就會開始吃醋,到了大一點還會相互比較爭吵。
例如在弟弟或妹妹出生前,身為老大或排行較前面的孩子多是獨享玩具。當弟弟或妹妹出生、長大了,他必須學習與弟妹分享。
此時會產生「為什麼要跟他們分享?是不是爸爸媽媽對他們比較好,所以要把我的東西拿走」等念頭。
若加上大人經常對孩子說:「你是姊姊或哥哥,要照顧弟弟妹妹」,更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嫉妒或羨慕的心態,為什麼爸媽對弟弟妹妹比較好?
►推薦閱讀:手足吵架,老大最氣的一句話「他還小!」
三個錯誤教養,讓手足吵不停
若是老大心中已經充滿不平衡,而父母或長輩又出現下列三種行為,就會讓手足間吵更兇、更競爭:
1. 強調手足的家中排行
研究發現,如果過度的強調,「你是哥哥,所以應該要負責、禮讓、懂事」,結果會讓老大背道而馳,因為孩子對排行是沒有辦法改變的,老大可能把情緒轉嫁到老二身上。如果過度強調「你是弟弟,因為年紀還小,所以還不會哥哥姐姐會的,應該要兄長先做一次給你看」,這樣教,結果反而是讓家中小的更鴨霸、更嬌縱、更不容易等待。
2. 長輩特別愛誇獎某個孩子
大人不經意的偏心,不管孩子幾歲,都會讓孩子更討厭他的手足,最後用錯誤的方法,來爭取主要照顧者的關注。
3. 假公平,犯錯就大家一起處罰
連坐法,也是父母常常的無心之錯。例如「你們兩個搶玩具又打架,通通沒收,而且給我去罰站。
」這樣做,如果手足其中一方是對的,是一方為了捍衛自己的權益,兒一方次無理的破壞規矩,會造成守規矩的那一方,更加的討厭他的兄弟姊妹。所以連坐處罰,通常是假公平。
手足差不同歲數的教養重點
如果有媽咪打算懷第二胎,到底孩子間差幾歲是最好?不同年齡差距的孩子要怎麼教呢?下面有幾個觀察,大家可以參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