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握筆、學寫字?
寫字是一般孩童在四到六歲的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到的新挑戰。有些孩子在幼稚園就已經開始學寫注音符號,有些孩子就讀的幼稚園沒有教小朋友 學寫字 ,而是讓小朋友自由塗鴉繪畫。
因此,許多家長也很困惑,到底要不要讓小朋友在這個年紀(4-6歲)就開始練習學寫字呢?怎樣握筆才是正確的?幾歲開始學寫字?幾歲寫數字?握筆怎麼教?握筆器需不需要?
這些都是許多爸爸媽媽們常常碰到的問題,我們來探討一下如何教孩子學握筆、學寫字!
孩子常見的六種錯誤握筆姿勢
1.大拇指內包 : 大拇指包在內側會影響到寫字的協調,及力氣控制會出現問題
2.拇指疊食指 : 大拇指疊食指會影響到寫字速度,也會影響字的空間位置
3.握筆過重 : 大拇指和食指握筆過重,容易讓小肌肉很快疲累,影響寫字持續度
4.手腕朝內 : 手腕姿勢不良,朝內的動作會影響身體姿勢,也不利控制字體的工整
5.側邊握筆 : 使用大拇指的側邊握法,筆桿不易穩定,也會影響寫字速度
6.筆尖朝內 : 筆尖朝內容易產生字體歪斜,也會影響到寫字的協調與速度
►推薦閱讀:孩子6大握筆姿勢錯誤怎麼矯正?
理想的書寫姿勢
理想的書寫姿勢是指維持一個直立的姿勢而不累(桌面比手肘高約5公分),可能偶爾撐在桌面,或身體持續靠著桌子。書寫時慣用手能夠流暢而有效地使用,非慣用手可以給予適當的輔助。
在寫字的過程中,寶貝能夠輕易的自動調整書寫姿勢,不論是兩腿交叉坐在地板、凳子上,或是將筆記本放在大腿上等等,也都可以輕鬆而流暢的寫出字體或畫畫。
若是寶貝在良好的人體工學姿勢下,寫字仍然很費力或是辨識度不佳,就需要去探討相關的原因了。
握筆姿勢影響寫字效率
有效的握筆是指能夠牢固地握住筆、同時又能夠靈活地操作筆,流暢且舒適地寫出字體。
相反地,寶貝若是常常換手寫字、變換握筆的方式、書寫時手或手腕常感覺痠痛(常看到寳貝在甩手)、筆觸太輕或太重、運筆流暢度不佳,就表示寶貝此時的握筆方式是效率低的。
孩子在4-6歲時,握筆方式會漸漸成熟且固定,在上小學後握筆的成熟度已經和成人相同,並且會維持特定的握筆方式到長大。
若到了小學之後,孩子的握筆姿勢並非動態三點抓握也別太擔心,只要是能有效的握筆(即能夠牢固地握住筆、同時又能夠靈活地操作筆,流暢且舒適地寫出字體),就別硬性改變握筆姿勢了,反而讓孩子更挫折。
(下一頁繼續,握筆學寫字的分齡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