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在團體中,容易被欺負嗎?1分鐘檢測教你分析
二、個性問題:不敢回應、不好意思
氣質比較敏感、退縮的孩子,很在意其他人的眼光及評價,所以在表達的時候,會格外地謹慎。在團體中,屬於不敢發言、回應的那一方,怕回應地不恰當,對方會有所失望、憤怒、不愉快等……平常可多陪陪孩子讀一些繪本,與孩子對話,試著讓孩子多多表達自己的想法,並給予鼓勵,轉而類化到情緒、情感。
三、技巧問題: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辦
人與人相處,難免都會有所摩擦。有些孩子平常跟人相處好好的,發生衝突的時候,當下就愣在那,反而不知該如何處理,危機解決的能力很差。面對反應比較慢的孩子,平常可讓孩子玩一些培養次序的桌遊,讓孩子多觀察下一步該怎麼進行。
四、同理心問題:察顏觀色能力弱
有的孩子不是天生愛當小霸王或欺負人,而是有些孩子真的「太白目」,明明對方已經在生氣、在不高興了,卻一直說些激怒對方的話,甚至還嬉皮笑臉,最後原本一件小事弄到最後都變成大事。6歲前的孩子,同理心的發展尚未成熟,很容易失了分寸。父母的身教大於言教,多體諒孩子感受,孩子也會慢慢開始學著體諒他人。
五、感統問題:太鈍感、後知後覺
感統處理比較差的孩子,例如:觸覺敏感的孩子,不喜歡同儕觸碰,聽覺敏感的孩子,不喜歡太吵鬧的環境。比較鈍感的孩子,感統輸入處理上比較慢,容易後知後覺。平常多使用觸覺刷按摩四肢、背部,可幫助孩子調節感覺統合的輸入能力。
孩子被打、被欺負,到底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媽媽來信:說自己的朋友圈及社團裡,很多爸媽都教自己的孩子,「如果你在學校被打或被人家推,就要馬上還手打回去,然後再去報告老師他打我!」
我問媽媽,為何大家要這樣教?她說:「因為大家覺得自己的小孩不能吃虧,而且一定要讓這種孩子馬上得到教訓!」
我的老天鵝啊!我的衛教影片教到哪去了?我提幾個觀念大家想一想:
1.你希不希望,你的孩子,如果一個不小心,推了人或搶了人,人家馬上給他一巴掌?
2.小孩世界裡,還是有可能不是故意的,所以,都不用教他們判斷,反正就立刻給我打回去就對了?那教育要拿來幹什麼?
3.你請孩子要去報告他打我,那你的孩子也打他,他是不是也該跟老師說,我也揍他一頓了?
4.開車在路上,人家不小心撞了我,管他三七二十一,反正我就是給他碾回去。那要警察幹嘛?那要法官幹麻?直接撞不是比較快?
你說「就是要立即讓他得到教訓」,你怎麼知道最後不是打成一團,然後反而是沒錯的變成有錯,最後焦點全部都模糊掉?(通常是這樣)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