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講話,大人有五件事要注意
3.家庭環境因素:
有些孩子說話不流暢的原因是來自家庭的過度期待,例如很早就要練如廁,很早就在糾正發音(看更多兒童的構音發展),沒有得到適當鼓勵、挫折大,或者是步調快速的生活模式,都容易令孩子產生壓力,影響說話。
孩子說話不流利,你可以這麼做
1.營造輕鬆愉快的對話氣氛
聊天的氣氛愈快樂且毫無壓力時,會令孩子構思和架構更進階的語言表達技巧。當你察覺孩子在口吃的時候,就安靜的等他,等他把他想表達的句子講出來,不要表現出不耐煩或是提醒他慢慢講。
2.當孩子出現說話不流利時,不要有負向的反應
例如糾正孩子說話或幫孩子把話說完整。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就算他們說話不流利,我們還是能有效溝通的。
3.不要提醒孩子說話方式不對
雖然感覺告訴孩子「停下來,想一想再說」、「先深呼吸一下再說」、「慢慢說,說清楚」是在幫助孩子,但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在提醒孩子意識到自己說話是不對的,千萬不要出現。
4.和孩子說話時,大人一定更要放慢速度
這樣輕鬆舒適的氣氛才能幫助孩子也放慢自己的說話速度。
5.藉由孩子喜歡的活動來增加說話
例如孩子喜歡佩佩豬,就利用佩佩豬的玩偶來和孩子對話,藉此提高孩子的動機,也建立較輕鬆的環境,讓孩子從中練習正確的說話方式。
早期療育很重要,當這些情況發生時就需要評估
如果以上方法皆試過,並持續一段時間,都無法改善孩子講話不流利的問題;對於說話嚴重不流暢,有口吃問題的孩子,當然是療育效果較佳。
1、口吃現象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
2、口吃且伴隨有身體或臉部的動作。
3、感覺說話變得很吃力困難。
4、開始逃避需要說話情境。
5、說話時音調越來越高(因為張力增加),孩子都超過五歲了還一直有口吃問題
若爸爸媽媽發現孩子有上列情況時,就建議及早至復健科讓語言治療師評估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