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不同調,孩子找縫鑽怎麼辦?
大家會不會覺得,有時候,家裡面的人一人一句,有各自的意見,孩子就變得很精明,自己去找縫鑽?孩子已經夠難教了,這真是教養中,讓痛苦指數加倍的另一個因素。所以我覺得有四點,非常非常重要!
1. 冷靜溝通,「大家都是愛孩子的!」,別說氣話:你這樣是害他!
2. 先給力,教養一致。「對,媽媽說的真對!你不該這樣。」
3. 不要陷害另一半永遠扮黑臉,偶爾做球給另一半當白臉。「我現在很生氣,暫時無法原諒你,去找妳媽抱抱!」
4. 先下手為強跟孩子說:「我相信阿嬤也不會讓你吃很多零食,然後才過敏生病。」
尋求共同很重要,但先尊重不同點
有一次演講,一位爸爸來找我:「老師,我也很想幫太太帶孩子,但總是笨手笨腳,我家老二要出生了,我該怎麼做?」。這爸爸的舉動,讓我感動了很久,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夫妻是在兩個不同背景的教養環境長大,教養孩子的方法,一定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在尋找教養共同點的時候,更要尊重彼此的不同點。
教孩子有任何歧見,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應該先等等再說,先想到另外一半都是以愛孩子為出發點,再來溝通,這樣說出來的話就會不一樣,就比較容易,讓另一半感受到你的努力及支持。有空,請邀你的隊友,一起坐下來,看看下面這篇。
夫妻間,該常對另一半說的三句話
有一次跟孩子的媽去特賣會買小孩的毛衣,結果展場也有大人的衣服,我看了一件她的外套,問她要不要看?結果是相應不理。後來她也跟我說,有大人男生的毛衣,問我要不要看,我充耳不聞,而且說,快點快點,接小孩快要來不及了!
事後想想,有了孩子後,夫妻兩個人的生活真的都不一樣了,所有生活的重心都在孩子上。這讓我想到了,曾經看過一位心理學家,說有了孩子後,要維持夫妻的感情,常常對另一半說三句話很重要。
1.我今天去吃到甚麼,看到甚麼,想到你也會喜歡,所以也幫你帶了一件、買了一份。
2.你多睡一會,你多休息一下,我先帶孩子出去走走。
3.今晚我不處理公事,不開電腦、不玩手機,專心的陪你跟孩子
想想,真慚愧,我自己也只能偶爾做到第2、3項,該學的真是還很多。有了孩子後,如何找回夫妻間的幸福感,真的是很重要的課題,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