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東怕西,0-12歲安全感建立分齡攻略!
安心話語2 : 「跟我說說,是什麼事讓你這麼害怕?」
給孩子一個獨立、不受打擾的空間,讓他們可以好好的跟你說說他們的恐懼與想法,但爸媽不要太急,有些孩子會需要一點時間去整理他們想法。
安心話語3 : 「想想看你有多害怕?」
幫助孩子描述出現在感到害怕的程度,可以配合手勢,也可以讓孩子用想像形容出,她現在的感受,「害怕像大球一樣這麼大,還是像小蘋果一樣這麼大呢?」
安心話語4 : 「我相信你一定做得到」
鼓勵孩子克服恐懼,可以和孩子討論克服恐懼後的小獎勵,例如大大的擁抱、好好的吃一些美食慰勞自己,因為生活中一定總會不斷地面臨恐懼,建立孩子有克服並翻轉害怕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安心話語5 : 「你可以把害怕的事畫出來嗎?」
許多孩子無法用説的表達出他們的感受,爸媽可以鼓勵孩子用畫的、塗鴉的方式,將他們的想法用圖畫呈現,不需要畫得很詳細,請孩子選擇顏色,勾畫出大致的線條也可以。
安心話語6 : 「我們一起來改變你害怕的東西好嗎?」
焦慮的孩子通常會反覆的卡在相同的情緒中,不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事,爸媽可以利用說故事、讀繪本的方式,提供孩子不同結局的想像故事,翻轉孩子的恐懼。
例如有些孩子聽完三隻小豬的故事會害怕大野狼,進而像狼的動物都害怕,就要透過翻轉三隻小豬的故事,才能幫大野狼漂白了。
安心話語7 : 「你還有聯想到其他的東西嗎?」
當孩子對自己害怕、恐懼的東西懂得越多,他們就越能控制住自己的恐懼,平常可以練習將孩子害怕的東西,通過填表格或畫畫的方式,將他知道的部分整理出來,加強孩子對這樣物品的認識。
例如:孩子害怕坐打雷,爸媽可以常常多説一些天氣的小常識給他聽。
安心話語8 : 「當你害怕時,做什麼你比較不會感到那麼害怕?」
跟孩子討論出一份安撫清單,上面可以有各種孩子喜歡的安撫情緒方式,,例如: 原地跳、跑步、抱抱娃娃等等,平常就可以多多練習,演練如何讓自己冷靜。
安心話語9 : 「媽媽教你超強不會害怕魔法」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太過擔心、害怕而無法冷靜的聽爸媽們的指示,所以平時,就要跟孩子說說自己以前害怕的經驗,如何克服,並教孩子一個超強咒語「深呼吸,一二三,我是勇敢小精靈!」。
爸媽可以自己變化咒語,讓孩子記住,在害怕的當下,提醒孩子跟著說一次!並且給孩子信心,「咦!我發現你說了之後真的比較不害怕了耶!我們再多說幾次吧!」
安心話語10 : 「嗯!它的確有點可怕,不過……」
同理孩子感到可怕這件事,重點是後面的”不過”,「例如打雷的確有點大聲,不過你現在待在房子哩,我們的超強房子會保護你唷」,這樣的溝通方式,會讓孩子有安全感、打開耳朵聽聽媽媽的話。
安心話語11 : 「你希望我怎麼幫你」
其實大人不需要第一時間一直去猜測孩子需要什麼,反而可以問問孩子,那你希望媽媽怎麼做呢?
這也是給孩子機會,去思考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事什麼,嘗試解決問題。
安心話語12 : 「你還記得上次你害怕XXX的事嗎?」
可以跟孩子溝通過去成功克服害怕的經驗,增加孩子的勇氣,也可能藉此提醒了孩子解決的策略,讓孩子成功度過這次的恐懼。
安心話語13 : 「你放心,事情總會過去的」
在害怕的當下,孩子總會覺得像世界末日了一樣,非常漫長難熬,腦袋也很容易因此打結,因此,提醒孩子,這樣的時間終會過去。
例如剪頭髮就是10分鐘,也許這10分鐘我們可以看看過去的照片和影片,很快就會度過囉!
親愛的爸媽們,情緒教育,絕對不是衝突產生的時候才教,平時就該有所引導。教養的話術,是一門藝術,我們教的不只是孩子的行為,而是孩子的心。
管教當然要,但還是需要多一點耐心去包裝,慢一點教,聽看聽之後再教,親子間會更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