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教養OUT:現代爸媽必學的親子溝通術
1.棉花糖誘因溝通法
我建議父母,可以學習棉花糖實驗跟孩子說,「你如果可以現在不買車子玩具,忍耐一個星期之後再說,除了車子玩具外,加碼讓你選擇全家出遊的地點,獎勵你等待」。利用時間上的延遲,逐漸訓練忍耐力,孩子可能會從等待中,發現原來沒有這麼想要
2.引導孩子思考的溝通法
我有聽到你說你想要,但不在這次的計畫中,爸爸媽媽現在能答應你的是,我們回家後討論要集多少點數或金錢才能買?何時可以買?為何需要買?可以計劃再下一次。給孩子適切的期待,引導孩子進一步的思考,不要每一次都直接拒絕孩子。
3.鼓勵式的表達溝通法
跟孩子溝通,想要的東西有好多,如果看到每一個想要的東西,都要用生氣的方法來討,反而浪費好多時間,最後的結果爸爸媽媽只看到生氣的你,也會忘了你要甚麼,所以爸爸媽媽鼓勵好好說,也是為了聽清楚你的需求。
4.傾聽式的等待溝通法
跟孩子說,我的建議是「你現在先不要急不要哭,記不記得你上次,我們也有想到辦法,最後也解決了,可是哭鬧,就沒辦法坐下來討論了。」引導孩子表達,可以讓孩子的情緒變緩,也沒有同意孩子的予取予求。
5.設定具體目標的溝通法
爸爸媽媽說的等一下,是「數到100」,是「10分鐘」,是「唱完一首歌」,你如果有等,有忍耐,而不亂生氣,亂哭鬧,我一定會說到做到,好好跟你好好討論。不要讓孩子每次都等不到,因為孩子的時間觀念還沒有發展成熟,所以會擔心等不到目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