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教養衝突多,長輩插手管教孩子該怎麼溝通?
又給他吃糖果!不要一直買玩具給他!尤其長輩的一句「沒關係」,根本就是媽媽們聽了最想撞牆的經典名言。阿公阿嬤養孫,跟現代爸媽的衝突真不少,可是大家其實是一致的想把孩子帶好,把孩子教好,只是疼孫與寵孫總拿捏不好,到底這個隔代教養觀念要怎麼解?
長輩干涉管教?解決隔代教養觀念不同的五建議
昨天來了一對年輕父母,希望我幫他們跟阿嬤溝通不要一直餵飯,因為阿嬤常駡說:「一頓飯吃這麼久吃到都冷掉,真不懂你們年輕人是在練什麼,餵一下不就吃完了?」
乍聽之下好像有道理,但是這個孩子被發現有生活自理遲緩的狀況,不但很依賴大人又情緒起伏很大。
到底幫他們做是不是寵過了頭?隔代教養該怎麼建立平衡點?我有五個教養建議給大家參考:
1、跟長輩說話轉個彎,私下好好商量
「有一種餓(冷),叫阿公/阿嬤覺得餓(冷)」,相信這句話應該大家都非常感同身受!阿公阿嬤總是有過多的擔心,結果就變成兩代之間為了孩子到底吃飽沒、該穿多少衣服等等爭論不休。其實在跟長輩溝通時要換個婉轉的溝通方式,例如「小孩已經吃飽了,吃太多怕腸胃會不舒服,謝謝爸媽費心」,取代直接跟長輩說不要再餵食孫子。
2、具體的告訴阿公阿嬤該怎麼做
一個孩子吃飯前,為了要先吃零食,而跟長輩討價還價,孩子甚至語帶威脅説:「如果你們不讓我先吃餅乾,我就不吃飯餓扁!」結果,長輩對年輕父母説,不要吃一頓飯弄的哭哭啼啼的,就給他吃一些也不會怎樣。果然,孩子就是孩子,吃了一片又一片,結果飯吃不下,反過來駡孩子:「你怎麼説話不算話?你要害我被你爸爸媽媽駡了!」天啊!教的長輩真的自己沒想清楚,這是自己放棄了底限,造成的結果,孩子下次會更不聽你的啊。
爸爸媽媽先明確的訂好規矩,告訴阿公阿嬤怎麼教孩子才會聽話,具體的告訴阿公阿嬤孩子可以吃什麼玩什麼?這樣長輩才知道該怎帶。要記得在教養的路上,「事事都聽孩子的,不叫民主,那叫放仼」。
3、爸媽要教孩子尊重長輩
一個媽媽帶著四歲的小孩來找我,説:「老師!小孩很會欺負阿嬤,該怎麼辦?」我看了一下阿嬤跟他的互動,果然,一下子對阿嬤大呼小叫、一下子騎到阿嬤背上,甚至還打阿嬤,很沒禮貎。現在孩子都很聰明,很快就知道誰是教養弱者,會變本加厲用情緒去勒索他。這時候管教態度的一致,變得非常重要。環境中如果大家一致要求孩子說話要得體,孩子才會打從心裡認定這件事是所有人在乎的,才不會鑽教養漏洞。父母應該在孩子面前感謝阿公阿嬤的照顧,不要讓孩子沒大沒小。父母帶著孩子尊重長輩,長輩也會比較願意聽聽爸爸媽媽的教法。
(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