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哭泣時,叫他不要哭,反而容易沒自信
狀況5、孩子迫切想要某物:
孩子不太能等待,除了因為自我控制能力仍不好外,就是孩子沒有辦法處理無法掌控的失落感,就像有些爸媽說,小孩就是要拿手機,不給他就大哭,面對這種問題,有兩種處理,一種就是爸媽你不能給孩子的東西,就不要讓孩子常看到,第二就是漸進式的讓孩子學會延宕滿足,「媽媽會給你,但你要先說…或先做到…」,在延宕滿足的訓練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大人要說話算話。
狀況6、孩子感到刺激過度:
例如很吵雜或變動大的環境,像遊樂園、喜酒、看舞台劇等,有些明明是小孩要求要去的,但去到那邊卻又一直情緒不穩,就有可能是因為接受過多刺激的原因,這時候就是帶孩子到比較安靜的角落,或離開到外面休息一下,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狀況7、孩子想要得到關注:
就算哭會被罵會被罰,常感到被忽略的孩子還是會這麼做,因為哭就是能引起大人的注意,這稱為「負向注意力」,想要改變,大人就要多點努力,在孩子有適當的行為表現時,主動多給予專注、讚美,引導孩子想要大人關注可以用這些方式–「正向注意力」,而當孩子用不當的方式討關注時,就建議大人要越冷淡、情緒變化越少越好,孩子才會覺得你的反應無趣而減少行為。
孩子哭泣時,爸媽應該怎麼說?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說「不要哭」, 除了釐清原因,你也可以多說這些話,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1.我知道你很難過。
2.我知道這對你來說真的很難。
3.我在這裡。
4.你要抱一下嗎?
5.等你冷靜下來就來找我。
6.跟我說說你怎麼了,我會聽你說。
7.我會陪你一起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