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害羞或太熱情,不同個性孩子爸媽該這麼教
「害羞」與「熱情」,這是兩種迥異的個性,每次討論害羞小孩,就有家長詢問那太熱情的孩子呢?所以今天將兩種類型的孩子放在一起比較介紹。
害羞與熱情,也可以說是內向或外向,都是形容一個人的特質,並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但當作父母的與孩子的個性較不同時,爸媽很容易就會陷入「孩子是不是該改變」的迷思。
不過,的確,當一個人的個性屬於太害羞或太熱情時,若未來要在社會上「走跳」,有些事情當爸媽的還是要盡早教。
害羞的孩子善於聆聽,卻可能不敢表達
害羞的孩子在家可能像一條龍,出外像一條蟲,他們不是不會社交互動,而是他們只愛跟熟悉的人互動。他們在外可能很安靜,因為他們會花很多精力在觀察、在思考,他們很願意傾聽,注意細節,總是反覆思量之後才會行動。
但害羞的孩子,卻很容易被誤會,認為不打招呼、沒有禮貌,認為爸媽一定是都沒有帶出去,孩子才會這樣內向,畢竟這個社會,似乎還是認為外向比內向好,因此爸媽深感壓力。
面對害羞孩子,可以怎麼教?
其實教養害羞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大人心態要改變,「孩子的個性就是跟你不一樣」,你不要因為你善於社交,就要孩子跟你一樣。大人要學習接納與包容,給予孩子有時間觀察來做反應的需求。
但這並不代表害羞的孩子就不用教,為了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爸媽從小要教害羞的孩子四件事:
1.教他不過度解讀:孩子喜歡先思考再行動是好事,但當孩子總是想太多,而一直無法做出行動就不太好了。因此從小,爸媽就要主動當孩子的解說員,在各個情境主動地告訴孩子,現在是什麼狀況,每個人的想法、意圖或感受可能是什麼,讓孩子能更快判斷,知道如何反應,不讓害羞的孩子想太多。
2.教他表達感受:告訴孩子,可以跟你分享小秘密。害羞的孩子需要有一個情緒表達的出口,當然也可以透過藝術、創作、運動等來抒發,不過因為害羞的孩子比較不善於口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情緒與感受,因此從小的引導是很重要的
3.教他觀察好朋友:害羞的孩子正向的交友經驗是很重要的,建議從小就幫孩子找到固定的玩伴,引導孩子觀察玩伴的特質與社交互動,鼓勵孩子學習模仿。
4.教他自我接納有自信:害羞的孩子很容易覺得自己跟大多數的人不一樣,因此在團體中,很容易顯得較孤單、沒自信。大人要多讓孩子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沒有好與不好,你有你的優點,例如你很謹慎、善於思考,所以我們也該適時地在大家面前展現你的能力,也跟學校老師說好,讓孩子用漸進的方式習慣接受大家的目光。
(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