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暴燥、易怒、愛尖叫,爸媽必學三階段情緒管理法
雖說孩子難免愛生氣,但遇到小孩動不動就暴怒,情緒極端,這真的很令爸媽傷腦筋。而且現在越來越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情緒控管不好,小至1、2歲,大到小學甚至國中,爸媽到底該怎麼教孩子情緒管理呢?
其實,情緒控管,差不多要到三歲之後比較能做得到,因為這時候孩子的自我控制力發展才有雛型,這與大腦前額葉的發展有關,所以,常聽到家長問,要怎麼樣讓家中一兩歲的孩子學會不要亂生氣、亂發飆,這有點是天方夜譚,但要知道,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愛爆炸的,一兩歲的孩子透過適當引導,也是能有好情緒的。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介紹孩子的三階段情緒管理法:
【第一階段】正確回應,不要硬碰硬(1-2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會用哭鬧尖叫的方式來吸引照顧者注意,如果爸媽的敏感度比較高,在孩子稍微有情緒時,就能及時回應孩子,通常孩子情緒也會比較穩定些;但如果爸媽沒那麼敏銳,孩子就很可能學到,「我就是要很激烈你們大人才要理我」。
這年紀教情緒有兩個很大的技巧:
1.大人正確回應,幫孩子把感覺說出來
「我知道你是因為玩具拿不到,很生氣!對不對?」
「來!你不哭,媽媽抱抱你,要抱抱不能哭喔!」
「不哭就可以來抱抱,哭完了嗎?」讓孩子了解感覺,也學習冷靜停下來!
因為每個孩子能力發展不同,父母可以觀察每次的強度變化,並且在生活中觀察孩子是否有特別喜愛的東西,當作情緒的安撫物。
2.不要硬碰硬,幫助孩子自我調適與情緒恢復
A溫和的語氣+B簡單的指令+C鼓勵好好說
可以搭配使用隔離的方式 (帶到房間裡相較客廳為單純的環境),讓孩子哭,待情緒宣洩、哭完了才出來。情緒強度降下來時,鼓勵孩子用「好好說」的方式!
此模式越來越熟時,觀察孩子的情緒就要一觸即發時,就可以說「生氣哭哭嗎?還是我們要先去房間哭哭?」讓孩子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若不想去房間,那就好好說!
試著鼓勵孩子用溝通的方式,除了將需求意圖完整說出,也助於情緒的緩解調適。
【第二階段】練習表達、控制情緒(3-6歲):
這個時期已在上幼兒園,目標要讓孩子認識更多不同層級的情緒感覺,以及有這種感覺時可以怎麼辦,爸媽可以透過「情緒溫度計」來引導。
- 情緒第一級:開心。
妳可以這樣跟孩子說:
就像在陽光下跑不一樣,感覺到心情好好!
大家都喜歡笑咪咪的你,要記得要努力常常開心唷!
- 情緒第二級:好煩。
妳可以這樣跟孩子說:
這就好像有東西妨礙著你的感覺,例如拼圖一直找不到,覺得好煩,不喜歡這樣的感覺。
這時候你要記得找大人說,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 情緒第三級:討厭。
妳可以這樣跟孩子說:
這就好像你剛蓋好的積木又垮了下來,覺得好挫折,這時你常說「我不開心,覺得好討厭」。
你要記得,在這時候你可以先離開,喝個水,去做會讓自己開心的事,再回來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