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發燒怎麼辦?爸媽要知道的4個正確觀念
一個自己帶孫的阿嬤,孩子發燒,結果就去買冰枕讓孩子躺,希望能退燒。然後,躺在床上的發燒孩子,又被蓋了一大堆被子,目的就是要逼汗。這些是大錯特錯的做法,有幾個觀念,父母要知道:
1、發燒不要強迫退燒,不要躺冰枕,這樣可能會造成大腦的傷害。
冰枕、溫水拭浴等物理退燒法,並不會改變發炎反應引起體溫定位點的異常上升現象,所以不會有退燒效果,反而可能造成發燒兒童額外的代謝負擔。
2、不要自己亂給孩子用塞劑及退燒藥,先給醫師評估
3、不要強蓋被子逼汗,注意他冷熱,適當調整才對
有些家長認為蓋被子逼出汗或多穿衣服可以幫助退燒,但這樣是錯誤的,反而會讓小孩體溫上升。衣服穿太多、中暑等,體溫定位點正常而只是產熱與散熱失調的情形,或使用退燒藥以後開始散熱流汗的時候,使用物理退燒法才有些幫助。
4、量體溫外,也要觀察活動力及症狀
另外,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大,也要及早建立小孩對發燒的概念,這樣他生病時才不會過度焦慮及緊張。
體溫哪裡準?
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但三個月以下嬰兒的耳溫與中心體溫的相關性較差。口溫平均比肛溫低,腋溫平均比肛溫低。一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肛溫與耳溫,可考慮量腋溫或背溫。
1. 發燒的定義是肛溫(或耳溫)≥ 38度;口溫(包括奶嘴溫度計)≥ 37.5度;腋溫≥ 37.2度。
2. 六個月以下的小孩用耳溫槍可能不準,但可以做參考,再量肛溫確認。
3. 如果父母親覺得小孩摸起來比平常燒,請不要忽略您的直覺,有74%是準確的!趕快用溫度計量一下。
4. 一般嬰兒的體溫比大人還要高;如果穿太多,或洗完熱水澡,或天氣較熱,有時候會上升至38.5度。若懷疑是假性體溫上升,您可以讓孩子安安靜靜一個半小時之後,再測量一次。
體溫越高越嚴重?
發燒的有無、體溫的高低都不一定能代表疾病嚴重度,兒童生病時,重要的是觀察有無重症的危險病徵。
無論有無發燒,如果兒童出現下列情形,宜儘速至兒科專科醫師處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