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前挑玩具的媽媽重點筆記!
手部動作結合視覺發展和認知發展,專注力也影響很大,如果寶寶明明想玩卻容易分心或放棄,會影響寶寶認知的發展,父母要特別注意,有可能是孩子自己找不到適當的玩法,或者是孩子的挫折忍受度較低,因此爸爸媽媽的陪伴對於專注力發展很重要,必要時尋求職能治療師評估及協助。
3C產品對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幫助很少,並且對眼睛有害,父母應維持原則不讓孩子玩3C產品,自己也少在孩童面前一直使用3C產品。
情緒/社交
該有的情緒/社交發展 | 爸爸媽媽可以帶領的遊戲 | 建議的玩具及教具 |
*在提示下做出「掰掰、飛吻」等社交動作 *獨自和其他同儕玩 *提示下用動作去安慰「受傷」或「不高興」的玩伴 *對別人的情緒做出回應 *有「輪流」「等待」的概念,但不一定能自發性做出來,需要成人提示與引導 *和玩偶玩簡單互動的遊戲 *開始有「物權」概念,會爭奪物權,並保護自己的物權 *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事 *當成人提供選擇時,能表示出自己的喜好 | *有關社交禮儀要時常邀請寶貝們一起融入,並給予他們參與而喜悅的感覺 *孩童會有堅持的時候,不要對他們常說「不行」,直接引導「要怎麼做」 *孩子堅持不配合時,會用強烈情緒期待獲得「允許」或「特權」,父母要淡定,先幫助孩子情緒緩和再說明理由 *了解孩子的氣質很重要,可以幫助引導孩童與成人或同儕互動 *不要以為解釋道裡孩子聽不懂就不解釋,孩子就是不懂才需要理解,通常孩子認為,似懂非懂也比完全不懂來的好 | *繪本、爸爸媽媽就是最棒的教材唷! *辦家家酒型的教具。 |
小叮嚀
此階段幼兒喜歡觀察其他孩童遊戲,來擴充自己遊戲的方式。在家可以認真玩,在外面都一直分心,是「正常」的,父母不需因此而擔心寶寶是否專注力不夠。
父母在陪伴過程中,少「主導」,多「擴充」,例如寶寶在玩沙的時候,不要要求他一定要做出什麼作品或怎麼玩,但你可以在他旁邊示範一些玩沙工具的操作來吸引寶寶,讓寶寶了解沙不是只用手玩,還可以用工具玩。
認知能力
該有的認知能力發展 | 爸爸媽媽可以帶領的遊戲 | 建議的玩具或教具 |
*認識熟悉的物件、地點、人 *將物件假裝成其他物件 *拼2塊拼圖 *知道某些行動的後果(規矩) *開始辨認顏色、大小、形狀等物品的基礎概念 *了解「1個」的量 *可以仿數1、2、3,但還沒有實際2以上數量的概念 | *多問孩子問題,也多回答孩子的問題,可以促進孩子思考喔 *多和孩子解釋物品的數量、顏色、大小等特質 *和孩子玩「找出特定物品」的遊戲,如:找出黃色三角形的積木 *多形容物品的特質:亮亮的、尖尖的、冷冷的… | *日常生活用品:有拉鍊的筆袋、塑膠袋 *各種書本、摺紙 *形狀筒、單塊或2塊拼圖 *大樂高 *敲打型玩具 *餐具 *串珠或穿線 *畫筆 *積木 *小豬撲滿 *小車子 *圖卡或繪本 |
小叮嚀
認知的架構取決於孩子體驗和操作經驗,無論是肢體動作技巧或用手把玩物品,都是孩子在提升自己認知的過程。父母在陪玩時,要參與而不是光在旁邊看或是「主導」。擴充寶寶的玩法對孩子來說是有趣的新發現和培養新的經驗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