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氣時,爸媽要知道的不是如何溝通,而是如何讓孩子冷靜!
對爸媽來說,一不順他的意就生氣,是很讓父母頭痛的事,因為當下不知道怎麽處理,軟硬不吃,總要搞到人家很生氣去制止他。
父母也不想對孩子硬,但搞到最後都沒辦法。最後搞得親子雙方都在生氣!
如何讓孩子在情緒當中可以”冷靜下來”,這裡有一張情緒教育冷靜卡,收集15種方法,讓父母陪孩子練習如何冷靜。幫助孩子重新建立一種正確情緒認知 !
孩子生氣時,冷靜比溝通更重要!
情緒教育冷靜卡,是要讓孩子在日常的時候,就能拿出來常常練習。在孩子情緒來臨時,父母要做的是,讓孩子能夠選擇一種讓他自己「冷靜」、「放鬆」的方式;而不是孩子現在情緒當中,卻執意要跟孩子「講道理」。
有研究指出,理性地釋放怒氣有益身心健康;相反的,強迫壓抑生氣的情緒,反而有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引發憂鬱症。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讓孩子需要練習「如何冷靜」,而不是「如何壓下生氣情緒」。
易怒、愛生氣小孩,1分鐘「情緒教育冷靜卡」
【如何使用】
情緒教育冷靜卡,不是在孩子生氣時才拿出來使用,而是在平常就可以跟孩子練習。當孩子在情緒當中時,讓孩子挑一種他的想要的冷靜方式,當他使用了這個方式,真的可以冷靜下來,好好的說時,爸媽可以讓孩子在卡片上面集點,集滿21點,就可以有一份「學會冷靜」的獎勵。鼓勵孩子在生氣時,可以主動去找到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方式。
【15種冷靜法】
1.深呼吸並吐氣
孩子在生氣的時候,心跳、血壓跟呼吸都有可能比較混亂,會讓孩子產生一些生理上的不舒服,運用類似「腹式呼吸」的技巧,放鬆,因為情緒上來時,流經心臟的血液會增加,對氧氣的需求也就增加,會造成呼吸急促。
這時候可以讓孩子先專心的、慢慢的深呼吸,這樣的呼吸動作,可以讓肺得到休息,充足的氧氣還可以改善大腦的狀態,幫助孩子冷靜下來。
也能幫助孩子覺察自己生氣,是已經處在一個身體不對的狀況。
2.數到10
情緒上來時,大腦是無法理性思考的。大腦的前額葉皮質,負責掌管行為和理性思考,相關研究指出,從生氣被觸發,到大腦評估該做出什麼反應,所需的時間不到兩秒鐘;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人說,生氣時要先從1數到10。
另外用有點需要思考的「計算」,這種需要理性的方法,讓孩子「沒空、無法去想讓你生氣的東西」
年紀小的孩子可以練習從1數到10、年紀大一點的甚至可以是加減法等等的需要思考的事。
3.喝水
當孩子情緒來的時候,喝水其實是一個讓孩子冷靜下來的方式。水溫可以是冰的或是溫的,反而不要是常溫水,如果是常溫水的話,對孩子來說沒有辦法轉移注意力。喝冰水或是溫水,讓水溫跟口腔產生不一樣的溫度口感,孩子反而可以被轉移掉情緒。
4.去運動、做伸展
讓孩子可以去旁邊動一動、可以對著牆壁丟丟球、跳跳繩、或是在地板做一些伸展動作。讓孩子在生氣時緊繃的肌肉做放鬆,當身體得到放鬆時,情緒也可以得到紓解!
5.找大人幫忙
有些孩子在生氣當下,會困在情緒當中出不去。有的時候,孩子也不想生氣,但他控制不住,不知道該怎麼不讓自己生氣。因為8歲之前的孩子,情緒系統跟大腦額葉還沒有完全成熟,控制力不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是很正常的,所以更需要有大人來提醒他,教他如何冷靜。
另外,當大人在幫助孩子冷靜的過程中,也要記得以下這些NG話語不要說,反而會更火上澆油!
6.把生氣的狀況畫畫或寫字,記錄下來
大腦掌管感性的是右腦,當孩子情緒上來時,感性的右腦已經是接近失控的狀況,當孩子試著用畫畫或是寫字這種也是右腦的藝術性活動時,反而可以讓右腦平衡到正常的狀態,進而冷靜下來。
7.去唱歌或是聽歌
音樂可以讓孩子從負面想法與情緒裡分心,並且得到舒緩與釋放情緒。唱歌也是一種情感與語言表達的方式,孩子開口了以後,可以讓孩子的情緒漸漸緩和、不要一直陷在「我生氣了」的情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