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閱讀,孩子才會閱讀!提升兒童閱讀理解力的好方法
為什麼要培養「閱讀的素養」?
很多孩子遇到不喜歡的科目,總是放棄的很快,經常學到很厭煩或緊張,也可能有很多情緒及挫折感!這些孩子,到了中年級之後,不愛科目的成績往往一落千丈,爸媽看了好緊張,該怎麼協助他們調整心態,並找對方法來克服呢
因為這是這一代孩子長大之後,學習的決勝關鍵。三個關鍵,分別是閱讀理解力、閱讀後的表達力、閱讀後的聯想力,知識死背及大量寫評量的時代應該過去,新教育應該重視孩子學習如何學以致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推薦的閱讀材料,其實有越來越複雜的內容,但關鍵在於,孩子讀完後,有沒有讀懂,別以為這些理解及表達,等到小學之後再開始,我認為孩子到3歲半,就可以逐漸講出對一本書的看法了,大家試試培養的6個方法: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6方法
方法1:與孩子分享
拿到一套新的學習材料,開始分組討論,例如爸爸跟哥哥一組,媽媽跟妹妹一組,分享書中的內容,讓孩子覺得閱讀不孤單,大家在做一樣的事。學校裡也應該善用分組的方法。
方法2:競賽搶答、集點獎勵
聽完或看完一本書,利用問孩子的問題的方式,增加閱讀過程的專注力。更棒的方式是,讓孩子學習自己出題,問家裡的其他成員,或問其他同學,要能命題,就必須把知識融會貫通,是最難的事。
方法3:記錄自己的學習歷程
讓孩子把閱讀的心得,寫在自己的專題研究本或畫在自己的小小筆記本上,這是把學過的知識,用不同的方式牢牢記住很好的方法,因為動手就是動腦,最會念書的孩子,就是筆記做的最好的孩子
方法4:團體討論
找到其他同儕,聽聽看,別人對於同一個閱讀材料的看法。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孩子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同一本書,也會因為刺激競爭心態,提高學習的動機。
方法5:引導孩子聯想
從書本中,連結生活常識與人生道理教育孩子。舉例:找出所有跟雙手有關的書,從所有書裡,整合出手的重要性?手的功能?手的不同?
方法6:交錯閱讀
喜歡的及不喜歡的書,可以交錯著讀,有圖畫書的閱讀時間,當然也要有圖文交錯的書的閱讀時間,學齡後的孩子,如果不喜歡閱讀文字,從少量開始,每天10分鐘,一個星期也累積了1個小時的文字閱讀量了,從課外讀物開始,別讓孩子一開始就倒胃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