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孩子發燒要小心這些問題
孩子發燒了,該立刻就醫嗎?
很多研究顯示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因此生病發燒,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但也不能輕忽,如果出現以下症狀時,建議盡快就醫:
一、發燒頻率增加:
當孩子有發燒情形,爸媽先給孩子服用退燒藥後還高燒不退,或是原先半天燒一次,變得間隔幾小時就反覆燒,這時候就要趕快就醫確認發燒原因。
二、退燒後呼吸速度加快、沒有活力:
通常發燒會造成呼吸加快,一般退燒之後,呼吸就會正常;但如果孩子已退燒,呼吸卻還是很快(醫生建議:5歲以上,每分鐘30次以上、1至4歲;每分鐘30次以上),就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嚴重甚至是肺炎,所以要多加留意。另外,當孩子退燒後,體力應該要恢復成正常時刻,如果還是一臉倦容、食欲不振、活力下降並持續好一段時間(例如四小時以上…)這時候也不要認為回到正常體溫就沒事,還是要帶去檢查。
三、發燒合併疹子:
通常發燒合併起疹子大多數都是病毒感染,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卻也是夏天嚴重疾病的症候,像是:腸病毒、登革熱,通常一般家長是無法分辨出來疹子分布的部位及嚴重程度,來確定是否為重症。所以當孩子發燒起疹子時,同上面整裡的表格,都要小心注意,最好帶去醫院、診所給專業判斷評估尤佳。
當孩子發燒,除了看醫生,爸媽更要注意的四大正確觀念:
一、發燒時不需要強迫退燒:
因為當有發燒反應時,代表體內的抗體正在努力消滅病毒跟細菌,如果強迫退燒,會影響免疫力作用進而影響抗體工作,這時候應該是多補充水份,增加喝水的量,每天每公斤體重要補充120~150cc的水。
二、感冒藥可舒緩症狀,但不是縮短病程:
每個醫生處方籤不同、孩子的體質也不同,效果還是因人而異,但還是要搭配療程,絕不是吃一次二次的藥,就可以馬上恢復。待發燒症狀逐漸減緩,也務必要多注意剛復原,抵抗力較虛弱,還是要請孩子多多休息。
三、不要強蓋棉被,逼孩子出汗:
很多人都以為,發燒就是把汗逼出來,就會好了!這不是一個完全正確的方式,因為一強行逼汗,就會讓身體出現脫水的風險。正確的方式及觀念,應該是讓孩子每3個小時泡20分鐘的溫水浴(水溫約30-40度),體溫太高也可以貼退熱貼片減緩孩子不適。而不不是特別加蓋棉被或洗熱水澡硬逼出汗。另外穿的衣服要減少,才不會阻礙身體散熱,室內溫度可在24度尤佳。
四、注意孩子的精神活力:
最後,爸媽還是要保持警覺的一顆心,隨時注意孩子身體不適的狀況,判斷就醫的時間,也不是以為只要有看過一次醫生就好,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其中有些感染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甚至更久。多聽從醫師建議及指示,該定期追蹤或回診的務必要多多配合。
參考自 台灣兒科醫學會 http://www.pediatr.org.tw/people/edu_info.asp?id=15
延伸閱讀:>超級保母都想學的84個育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