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頂嘴,有五個大人不懂的原因
聽過這樣的對話嗎?
「小明,趕快吃飯!」→「為什麼要快,你是要我噎到唷!」
「小華,你已經在咳嗽了,趕快多喝一些水!」→「你管我很多耶!」
「小潔,趁現在把作業寫一寫,才不會又拖太晚!」→「我沒辦法,我就是不會啦!」
爸媽懂了,才知道怎麼教小孩禮貌與尊重!
當父母真的要有很好的修養,因為這句句都能讓父母瞬間火氣上升,小孩真的很奇怪,父母明明就是好好說,小孩就一定要用這種沒禮貌的方式回應,這到底是教養出了問題,還是小孩天生就有問題?
首先,我們要先釐清,孩子甚麼情況下會頂嘴:
.感到沮喪、洩氣
.逃避
.反映出他們因你的言語感到受傷
.測試看看他們的自主權
.再次聲明他們已經表達過了
.為了看大人的反應
千萬別用「頂嘴」回應「頂嘴」
所以,其實「頂嘴」不該稱是「問題行為」,而是一種「壓力表現行為」,因此這個時候孩子的理智線一定是斷掉的,如果此時你也學孩子頂回去,或者是懲罰,無疑是又雪上加霜,產生更大的壓力,而且你會掉入無限循環。因此了解了解頂嘴背後的暗示,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不管,我就是要這樣」是一種暗示
當孩子經常出現這句話,爸媽一定要靜下心來回想一下自己,你是否總是很喜歡下指令,尤其是時間緊迫時,你的動作或音調已經比你實際上使用的語言來的誇大,那麼你希望孩子有禮貌的回應不頂嘴,你就需要先做個好示範,用較尊重他人的方式,你期待自己聽到的方式說話。
「我就是不行,我就是不要」是一種氣餒
灰心氣餒的孩子常頂嘴且不配合,當孩子說出口「我就是沒辦法,我不會」的當下,你先別火「怎麼可能,這明明就會」,而是該試著和孩子搭上線,驗證孩子的話,例如「我有聽到你認為你沒辦法做到,是嗎?你覺得我該怎麼幫你」、「那有沒有哪個部分你覺得你可以先做的呢?」接著你就該好好分析,大人是否常用令人氣餒沮喪或潑冷水的話語,例如「你在這裡只會幫倒忙」、「我就知道你一定還沒做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