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證實:學寫字有助於孩子的閱讀力發展!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描寫沒有效,我們可以從小孩學語言去想大腦的特性,小朋友學鴨子這個詞,他會開始聯想到,「對,洗澡的時候有橡膠小鴨鴨」、「對,媽媽帶我出去池塘邊有看到鴨子」、「對,晚上講故事的時候書上有鴨子」、「對,我的餐具上有鴨子……」。
孩子會從許多的資訊中得到鴨子這個名詞代表的意義,如果學語言是這樣,大腦學文字是否也是如此?
答案是肯定的,文字的不同型式可以幫助孩子更認識這個字,孩子在仿寫文字時,就可能會寫出許多不同型式的文字,這件事就幫助了孩子大腦對於文字的認識,也有研究者發現,孩子去仿寫不同人的筆跡,也都有助於文字的學習。
幼稚園的孩子可以練寫字嗎?
既然4、5歲的孩子開始對認字有興趣,有些孩子在這時候也開始嘗試寫字(或稱為畫字),該不該禁止呢?不是都說不要太早讓孩子學寫字嗎?
其實以書寫的發展來說(參考文章),這個年紀想寫字是很正常的。但可以寫不代表鼓勵多寫,可以在寫生日卡時,模仿寫上「生」、「日」、「快」、「樂」等字,但不要真的是單純練習重複寫字。
不要太早寫字的原因主是要怕這樣填鴨的教學方式,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怕在小肌肉沒發展好的狀況下,孩子對寫字失去信心、甚至厭惡。
因此我會建議,學齡前的孩子還是以塗鴉為主,利用塗鴉,讓孩子的小肌肉發展得更好,但當孩子有興趣想要寫字時,可以鼓勵孩子在特定情況寫,例如寫卡片、或圖畫的補充說明,讓文字變得有意義會更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