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到壓歲錢,該學五件事!爸媽,你做了嗎?
前一陣子跟老大說:「要出去旅遊,自己得存一部分錢才能去」。於是,今年的紅包,自己就在那邊默默的算還差多少,該怎麼分配?
這讓我想到一個研究,研究人員去對20-30歲的卡債族分析,結果發現這些年輕人,竟有9成以上,在兒童時期,沒有太多使用金錢的經驗。你以為他們沒有都沒有存過錢嗎?錯了!有些孩子也知道要儲蓄,但仍成為欠錢一族。所以,這些正確的價值觀一定要提早建立給孩子,帶著孩子做一些練習。
用壓歲錢教孩子5件事
1.「壓歲錢」讓孩子學會禮貌
過年期間,會看到許多不常見的長輩。孩子難免會怕生、害羞,不敢打招呼。建議在家的時候,多演練可能會遇到的長輩及親戚;尤其是當下見面時,大人也可主動先向對方打招呼,提醒孩子對方是「誰」,降低孩子怕生、叫錯的機會。
如果孩子真的不敢打招呼怎麼辦?最好的方式教孩子說些恭喜祝福又應景的話,例如:「恭喜發財,好運旺旺來!」也是一個非常棒的方式,可以多練習看看!
最重要的是,藉由這次機會,當孩子收下紅包時,切記務必要向對方致謝、抱持感恩的心;學會禮貌,是更重要的事。
2.「壓歲錢」讓孩子學會表達
如同前面提到,透過拿紅包這件事,教孩子如何有禮貌的打招呼、表達感謝之意,是非常重要的。拿到壓歲錢,孩子都很開心;通常父母會幫孩子將大部份的錢存下來當積蓄,再留下一部份的錢讓孩子自由運用。自由運用的這部份,亦可多培養孩子日常生活中購物、花錢的應對及表達。
3.「壓歲錢」讓孩子學會數學
可以問孩子:「你記不記得,昨天花了20元,是買了什麼東西?今天這個小文具,你覺得應該是多少錢,比昨天多還是少?有沒有在你自己分配的裡面?」
4.「壓歲錢」讓孩子學會理財價值觀
要抵抗揮霍金錢的誘惑,就要帶著孩子去分配金錢,知道存錢不易,花錢很快。例如,紅包裡的200元,我趁機會跟孩子說,你如果想要買一張貼紙,一支泡泡槍,一隻妖怪手錶,他們分別是50元、200元、600元,你自己想想看,該怎麼存才會夠,等你存夠了,是不是要一次花掉,也要想想看。因為要想想,後面有沒有更重要的東西要買。
讓孩子有自己使用金錢的經驗,才能促進孩子了解支出與剩餘的概念。這種經驗,應該從讓他們自己投10元,買一罐飲料或坐一次搖搖車就沒有第二個10元,這種很小的年紀就開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