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嚇式教養口頭禪,讓5歲前孩子缺乏安全感
許多父母經常碰到教養孩子的難題,當孩子講不聽時,在情急下難免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如何」的反話。例如「你再這樣,我再也不理你!」;「從此之後,我再也不管你了,你自己看著辦~」;「好啊!你說你討厭我,我也不愛你了」;「你這麼不聽話,我幹嘛這麼辛苦幫你做這麼多事?」; 「以後我不會再帶你出門了」。
然而,這些情緒一上來的教養反話,可能有很大的殺傷力。
小心!恐嚇式管教語言,對5歲以下影響最大
很多大人為了讓小孩快速聽話,在教小孩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恐嚇式」句型太多,「好好說話」句型太少,這會嚴重破壞親子關係。常見五種無效的恐嚇式管教語言:
恐嚇管教句型1、如果你不⋯就不要⋯
例如:「如果你不刷牙,以後就不要吃餅乾」,這是負面的條件交換句型,講多了容易造成孩子的情緒反彈,也容易養出討價還價的孩子。
恐嚇管教句型2、再不⋯我就⋯
例如:「你再不去睡覺,我明天就不叫你起床」,這是帶有威脅語氣的二分法教養,這種句型用太多,可能會養出情緒比較容易激動,個性比較極端的孩子。
恐嚇管教句型3、你再⋯試試看
例如:「如果你再給我吵、再講不聽,就給我試試看」,這是暴力威脅句型,孩子雖然一時半刻會聽話,但是長久下來容易沒有安全感,而且跟父母的親密關係會變差。
恐嚇管教句型4、不乖,⋯會來抓你
例如:「再不乖、我就叫警察來抓你」,這也是破壞安全感句型,雖然一時半刻很好用,但是會讓孩子變得焦慮緊張,長久下來會情緒起伏大。
恐嚇管教句型5、你再⋯就不愛你了
例如:「你再一直哭,你媽媽就不愛你了」,這是情緒勒索式句型,會讓孩子覺得大人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乖乖聽話才能得到愛,否則就會被拋棄。
講反話對年齡比較小孩子的影響
千萬別再輕易用恐嚇語言教小孩,尤其對5歲以下,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影響最大:
1、孩子覺得爸媽不愛他了,不安全感上升,變得焦慮緊張,情緒不穩。
2、孩子可能也從教養語言中,學到講反話的能力,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關心及注意,反而變得更加叛逆及愛唱反調。
3、最後讓教養的重點失焦,原本可能是要訓練孩子收個玩具,弄到最後,變成硬碰硬,孩子的情緒一大堆,自己的教養方向是什麼也搞不清楚了。
(下一頁繼續,恐嚇語言對年紀大孩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