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假後六大類型,你家小孩是哪一型?這樣做擺脫開學症候群
假期結束後的早上,好不容易把小孩從床上叫醒,一陣忙亂的幫他梳洗完畢,半哄半騙的帶上車,到了校門口,孩子卻怎樣都不肯下車,一直抓著媽媽,哭喊著說不要上學。
眼看自己上班快遲到,媽媽的心裡又氣又急又難過,只好硬把他抱下車,交給老師,然後帶著不捨的心情逃離現場。
孩子無法將放假的心情或作息,順利轉換回平常上課的規律性,以致於不想上學、無精打采、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想到上學就肚子痛、頭痛,這種「開學症候群」總在不少家庭發生。
收假後6大類型小孩,你家是哪一型?
以下提供解決六種不同類型孩子的方法,擺脫開學症候群的影響:
A、當機型:孩子警醒度差,跟他説有機會就身體動一動。
B、不願面對型:跟孩子説,爸爸媽媽之前的保證,都有説到做到。
C、反覆無常型:就説聽到了,別跟他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D、身心俱疲型:跟他説,再2天又放假了^_^
E、退化型:前一天,跟孩子説,早餐內容,適度讓他選擇。
F、磨刀霍霍型:跟他説,你自己講出在校的要遵守的規矩,不碎念
父母是幫助孩子避開收假症候群的重要幫手。應多點耐心陪著孩子們一起來調整、幫助孩子自律,讓他學習自我管理,自然會減少開學症候群的發生。
事前預防開學症候群,連假後不需收心
放假時也為上課作準備,更能降低孩子開學焦慮,幾個收心方法分享給大家:
1、調整生活作息
在長假期間較無時間壓力,故常常作息不正常或花過多時間玩樂,唯有逐步調整作息表,才不會影響正常的上課學習時間。
2、減少3C使用時間
放假時常黏著3C產品的孩子,要學習減少使用頻率,避免睡前使用3C產品,以免影響入睡,可搭配輕柔音樂助眠,增加隔天上學精神。
3、均衡健康飲食、把握時間運動
開學前要幫孩子增加水果蔬菜量,多吃魚,蛋白質要充足(從奶蛋魚肉豆均衡攝取,不偏廢某一樣),也要補充堅果核果類的攝取,因為這些富含維他命B群的食物,是幫助孩子提神醒腦的重要功臣。
另外,透過運動降低開學的壓力,增加學習活力,避免懶散的態度。
4、檢查作業、學習用品
帶孩子檢查作業是否完成,列出開學用品清單確認。
5、調整心情迎接開學
帶孩子想想開學第一天最期待的事,提醒孩子觀察學校好玩的地方,讓上學充滿動力
6、扮演聆聽的角色
多聽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適時給予關心與支持,降低孩子因為開學換老師或換班級的焦慮或壓力
放假時作息也要固定,開學才能更適應
即使是在假期,也要保證孩子的作息不要太過鬆散,尤其注意避免晚上看電視熬夜、白天睡懶覺的壞習慣。
對年紀較小,不太會管理自己的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作息時間表,做到玩得有度,學得輕鬆,按時作息。
然而,小孩不想上學的原因很多,有時可能只是因為沒睡飽、穿的衣服不好看,或是不想吃到學校午餐的紅蘿蔔…等。記得和孩子多聊聊,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幫助孩子天天快樂去上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