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與偽單親,怎麼教才可以輕鬆又省力?
共同作者:柯佳芬
單親家庭比例越來越高,按照行政院資料統計,台灣105年單親家庭的比例佔了一成,也有許多家庭因為其中一位家長工作或其他因素而成為偽單親家庭。
一個人扶養孩子有許多辛苦的地方,家長也為了要給孩子最好的而做盡各種努力,教育小孩有更輕鬆省力的方法,今天就來分享給各位!
常見的單親/偽單親教養挑戰
1.忙於工作、家務,沒時間傾聽或教導孩子規範
2.經濟負擔較重
3.缺乏家長自己的社交網絡,生活只圍繞在工作跟孩子打轉
4.擔心孩子缺乏男性/女性的模範
容易讓教養變得更吃力的狀況
1.不經意地對孩子情緒勒索
在孩子惹毛自己時,將情緒連結到跟另一半的衝突或自己累積的其他壓力。「就是因為你…….」,當家長不經意說出這樣的言語時,幼小的孩子容易將事情歸咎於自己,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發展,比較容易缺乏自信。
2.逃避孩子提出的問題
孩子常常提出各種令人哭笑不得或難以回答的問題,即便說明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也別逃避孩子的問題。如果真的很難回答,可以耐心地跟孩子說明「我現在想不到怎麼跟你說,想的時候再跟你說!」
3.在孩子面前評論另一方
家長難免會有自己的情緒跟判斷,但如果在孩子面前吐露心聲,幼小的孩子容易感到感到混淆,年長的孩子則容易因此不知道如何面對父母彼此的情緒。
4.避談單親/偽單親問題
孩子反而會因此覺得這件事是丟臉的事,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人際互動。
5.不同性別組成的家庭容易產生的NG教養
爸爸→兒子 NG教養
用威權教養孩子,鮮少表達情感、關心,想要訓練兒子成為男子漢,卻讓孩子畏懼表達情感,或易向外尋求關心。
爸爸→女兒 NG教養
較少跟女兒表達情感,如此一來孩子缺乏溝通、表達的練習,容易影響未來女兒跟女性朋友的互動模式。
媽媽→兒子 NG教養
過度擔心、保護孩子,因此給孩子很多限制,也容易因愛嘮叨而讓兒子覺得很煩、很囉唆。
媽媽→女兒 NG教養
母女一起情緒化,又缺乏男性角色理性協調,兩方都鬧情緒時也沒有人願意先低頭。
如何讓單親/偽單親的育兒變得簡單又有效?
1.展現你對孩子的愛
別忘記多多稱讚孩子,每天有固定的時間陪伴孩子玩耍、閱讀,單純陪伴孩子也很好!
2.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對孩子解釋
雖然幼小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但可以透過繪本、比喻的方式跟孩子說明家裡的情形,用正面的態度來跟孩子說明,家長也會發現孩子的情緒復原、修復能力比自己想的還要好。
3.制定家裡的明確規範
教導孩子規範,若孩子還有其他照顧者,別忘記跟其他照顧者討論如何對孩子有一致的教養,避免孩子對規則感到混淆。
(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