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孩子玩具學問大!2到6歲玩具選擇與遊戲建議
很多爸媽會問,到底孩子這個年紀應該怎麼陪伴、要挑什麼遊戲及玩具,才能幫助孩子的發展呢?這一篇整理了2~6歲孩子的發展重點表與相關遊戲活動建議,讓爸媽輕鬆陪玩,快來看看你選對了嗎?
如何幫各個年齡層的孩子選玩具?
2~3歲各項發展重點指標
進入麻煩的2歲了,之所以稱為trouble two,是因為這年紀的孩子很想獨立,證明自己長大,所以「不要」老是掛在嘴邊,一哭二鬧三跌倒更是慣用伎倆,培養正向情緒,提升孩子的操作技巧,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是這年紀的遊戲重點!
【玩具建議】
爸媽可用的教具包括:角色扮演器材(如扮家家酒)、黏土、組合型積木(可挑戰較小較細緻的,例如磁力積木)、形狀顏色配對教具(顏色幾何學習盒)、拼圖、穿繩子及串珠子的器材、繪本書籍、視聽器材(能蹦蹦跳跳的音樂、手指遊戲歌曲、童詩)、球類(需變化玩法)、健身設備(樓梯、滑梯、簡單攀爬設備、鞦韆等)。
【遊戲活動】
一、老鷹抓小雞(手腳協調UP UP!加強肌耐力)
2歲左右的孩子,隨著動作經驗增加,小跑步、小碎步、煞車、轉彎繞障礙物的能力,也會逐漸發展出來!跟孩子玩你追我跑的遊戲,可以促進孩子的心肺功能,提升肌耐力。此外,讓孩子赤腳在沙地或硬地上奔跑,過程中會得到大量的本體覺和觸覺刺激,也能獲得感覺整合的功效!
二、形狀插棒(嘗試錯誤更聰明,同時加強精細操作能力)
插棒組有不同的顏色、形狀與高度,是很常見也很實用的幼兒教具。讓孩子試著把插棒放進正確的位置,除了考驗他的手眼協調,也能教導孩子認識顏色與形狀。在遊戲時,大人亦可鼓勵孩子去摸摸不同形狀的洞,以增進觸覺的感知能力。
1.準備彩虹幾何階梯組。
2.家長先示範把形狀放到合適的洞中,同時告訴寶寶「我們要把形狀插到棍子喔!」
3.拿一片形狀給孩子並鼓勵他放入棍子內,假使孩無法瞄準放進去,大人可先帶著孩子手練習放一次
三、我會分一分(學習分類概念,認知更厲害)
3歲以前是幼兒概念學習的基礎階段,家長可試著說明各種圖片的特性及不同圖片的關聯性,搭配物品會發出的聲音,引導孩子記住該圖片的所屬類別,以利孩子記住種類、特色,進行分類。
1.準備兩種圖卡各10張,一種是動物圖卡,一種是交通工具圖卡,請選擇核子已經熟知的圖卡。
2.教孩子認識「交通工具」和「動物」,並且舉例說明幫助孩子理解。如:小狗、大象都是動物。
3.將兩種圖卡混合在一起,家長開始示範分類:「交通工具」放一堆、「動物」放一堆。引導孩子試著分類。
四、多多少少比一比(提升觀察能力,教導比較概念)
接近3歲的孩子,能區辨多少、長短、大小、高矮、輕重……等對比的觀念, 「量」的概念在此時期開始逐漸建立。建議家長多多利用日常生活物品,例如:一大一小的鞋子、兩杯不一樣多的水或果汁……等,讓孩子認識生活周遭的物品,輕鬆無負擔的學習!
1.準備大約20顆小積木,和兩個相同大小的透明容器。
DIY:直接用糖果代替積木,使用透明塑膠杯當作容器也是可以的喔!
2.把小積木放進兩個容器中,兩邊積木數量差異必須相當明顯,如:一邊約放15個,一邊約放5個。
3.讓孩子仔細看一看,兩邊是不是不一樣多?告訴孩子哪邊比較多,哪邊比較少。
4.再重複2.的動作,讓孩子說說看,哪邊比較多?哪一邊比較少?
(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