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搞破壞別動怒!有三種情況是他的智力在發展
這其實也是智力在發展,因為孩子開始改編劇本,代表孩子很清楚原本劇本的答案,而且,他們不喜歡重複,一下子就覺得無聊,這都是智力在發展的特徵。
孩子愛搞破壞怎麼辦
1.提供機會讓孩子釋放破壞慾望
面對幼兒的破壞力,會得到的結果是,今天禁止幼兒去破壞音響,明天卻發現電視機被割了好幾道痕跡。
而積極的方法是,在家中儘可能供適合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環境。
知道孩子會拿筆畫沙發,不妨先準備白板或圖畫紙,每天在固定的地方讓孩子畫得夠;知道孩子會破壞電腦鍵盤,可以給孩子一個舊的鍵盤。知道孩子愛亂灑媽媽的化妝盒,那麼每天讓孩子玩倒積木。
2.增加戶外活動,消耗孩子精力
與其讓他在家裡爬高爬低,影響父母育兒的情緒,不如帶到戶外去跑跑跳跳、玩水玩沙。
3.給予符合孩子發展階段的環境成長
長久下來,身體及大腦從活動刺激中得到滿足,自然而然破壞的行為會隨之減少,隨著年齡的成長,語言理解的能力也提高,日後用講的,孩子的行為就能逐漸符合家長的期待。
4.讓孩子試著「自己承擔」後果,不要太急著幫他善後
很多媽媽常犯的錯,就是當孩子發脾氣亂丟東西、玩具的時候,就會一邊幫忙收拾跟整理。嘴巴跟雙手沒有停過,邊唸邊收,完全讓孩子少了自我反省的機會。
不管成人、小孩,往往情緒上來時,容易聽不進他人的言語,因此常常淪為無效式的教養。有時,不妨使用冷處理的方式。
等孩子稍微冷靜一點的時候,先別急著責罵或講道理,請孩子將現場復原,跟孩子說:「玩具丟壞了就沒有了、東西摔壞了就從零用錢出。」
並且一定要說到做到,不要只是威脅孩子而已,讓孩子試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5.等事過境遷以後,務必對孩子機會教育
在事發當下、第一時間不用對孩子說教或處罰,往往會等事情發生後的2、3天,再跟孩子提醒及教育,往往這效果是最好的。
在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我會對孩子說:「上次你生氣亂丟東西的時候,還記得玩具摔壞了,你和哥哥就再也不能玩了。」、「雖然這個舉動是不對的,但你很棒,還是有把東西收完,爸爸還是想鼓勵你!」
聽到這邊,孩子就會記得,雖然我做錯事,可是勇於對自己負責,是一件「好事」,就比較不會陷入惡性循環。
最後,要再次提醒孩子:下次要記得,如果你又因為生氣亂丟東西,就只會有更多的玩具壞掉、東西壞掉,對你自己也不好;如果真的很生氣,爸爸媽媽可以陪你,讓你慢慢冷靜。記得用說的,爸爸媽媽都會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