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明明在面前,孩子就是找不到!小心兒童視知覺問題
四到六歲的時候,視力達到1.0,達到正常視覺,有正確的成人感、精準的手眼協調動作。
五個年齡層可用眼睛判斷大小或形狀的差異,可觀察到圖案中的小細節,會著色,使用剪刀和膠水。
●視覺精準度(即視力)
特別是動態願景,眼前物體在移動的狀態也能看得清楚,例如行進中的公車號碼。
●形狀背景知覺
指能從形象的背景、區別形象,並能對這個形狀賦予意義,或者是指能將形像或組成形象的成分、包含結合、系統整之能力。 。
孩子的形象背景知覺發展不好-容易缺少東西,球類活動表現出化學螢光,閱讀時會漏字跳行,在文字符號書寫等學習上會產生困難。
●深度覺
指的就是能夠準確地判斷自己和物品之間的距離位置,這樣就不會經常碰撞到人或東西。
●視動協調
指視覺是與身體移動之協調能力,其統合視覺、習慣,與運動知覺。
孩子的視動協調發展不好,就容易寫字超出格子、大小不會控制、字的組合分配不對,老是投不進籃框、接不到球,跳繩總是無法連續……等。
6大活動增強孩子視覺注意力
1.多做遊覽與大型兼用的導覽活動
如攀爬、各式球類活動(包括單手或手傳接球、擲準、打棒球、踢球…)、騎腳踏車、跳繩、跳格子。
2.善選繪本來增加視知覺
遠比坊間的視知覺練習本來就很有趣、有意義,例如環遊世界找看、莉莉尋貓記、屁偵探等。
這些書都有些有特色,圖片相當多且複雜,對於兩歲以上學齡前的孩子來說,需要慢慢挑戰這樣的書,家長可以讓孩子從圖片中做更多的搜索營銷,比如你可以從一大堆堆動物中找到莉莉的貓咪嗎?
3.拼圖或積木組成的活動中,也可以加強視知覺
拼圖對於4~6歲的孩子來說,建議可以玩2D就可以了,減輕勞動感,拼的片數逐漸增加,一開始家長陪玩是正常的,爸爸媽媽可以教導孩子一些拼的技巧,比如那些拼圖可以組成米奇的臉,我們先找出來拼起來。
至於積木,不再是自由發揮囉! 、形狀背景知覺、深度覺…等。
4.減少看電視的時間
每看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
5.不要太早打電腦、玩電動、認字、寫字
6.飲食均衡很重要
特別補充維生素A、B、C。
最後提醒:兩歲以後,如果有一隻眼睛長期偏斜,應立即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