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學習駕馭3C產品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手一機已經是常態,許多訊息的溝通也從語言溝通轉變成文字傳輸。其實我還蠻喜歡用文字溝通的,傳簡訊不用考慮對方目前有沒有辦法講電話,而且文字打完後還可以修改再傳送,但話一講出口就無法收回……
當然文字比較缺乏語調帶來的情感,較難及時察覺對方的反應及心情,於是表情圖案符號開始廣泛被使用了。科技帶來了便利,卻也造成人際間的疏離,情感改由透過網路平台交流時,總是顯得不那麼真實。
正當父母開始把打電腦滑手機當作生活的一部分時,孩子也就理所當然的跟著觀賞,於是,如何拿捏孩子使用3C產品,成為現代父母最大的挑戰之一。
既然3C產品都已成為生活必須品,我就沒想禁止孩子接觸,我想傳達給孩子的是:學會駕馭3C產品,而非被它操控!
我們家最常使用的就是手機,我花了些時間讓孩子明瞭,媽媽每天滑手機並不是在玩,主要是在做訊息的溝通或是閱讀資訊,此外,還會利用手機為生活做影像紀錄。
正值看完動物影展「第一次飛行:蜂鳥媽媽的故事」, 孩子跟我說,她們想嘗試自己拍攝動物紀錄片,主角當然就是我們家的貓啦!於是我將淘汰下來的舊手機給了她們一人一支。
我自己也沒拍過紀錄片,只能憑著學生時候寫劇本的印象,引導她們定主題、 寫故事大綱、畫分鏡圖及列出每段要表達的重點。二姊妹很認真的討論拍攝內容、 要介紹貓咪的那些特色、從哪個角度拍牠才看得清楚背後花紋…等等這些細節。 花了幾個晚上終於確定腳本,然後就開拍了。真正開始拍攝才發現,動物真的很難拍呀,分鏡圖畫的跟後來拍出來的完全不一樣!
大約連續一個多月的時間,海琍放學寫完功課就纏著貓咪,只要一發現角度光線適合的,馬上拿起手機拍攝,蒐集好幾十個片段之後,我開始教二姊妹使用iPad,利用iMovie軟體將照片及影片做剪輯、編排、畫面美化、配樂、錄製旁白, 當然,所有的旁白文字稿都是二姊妹共同想好寫下來的。
礙於藍光會傷害兒童的視力的理由,因此二姊妹每天只能使用iPhone或iPad半個小時,前前後後總共花了二個月的時間,二姊妹終於共同製作出「我家的好貓湯咪」紀錄片,儘管才短短的五分鐘,她們已經有滿滿的成就感了!
適逢聖誕佳節與好友相聚的時分,二姊妹特地安排影片巡迴分享會,海琍也主動要求學校老師讓她在早自習播放影片分享給同學,看她們侃侃而談自己的作品,現場回答有關貓咪的問題,我知道,孩子逐漸掌握到駕馭3C產品的方式了,它是一個幫助他們完成拍攝紀錄片夢想的工具,並非只有玩遊戲看影片的功能而已。我想她們應該也逐漸領略到如何駕馭3C產品,而非被它操控!
歡迎大家觀賞「我家的好貓湯咪」紀錄片
延伸閱讀~新手父母出版[玩出孩子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