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為了衣服髒,就剝奪孩子盡情玩(感統觸覺失調)
一位媽媽留言:「最近孩子剛上學,老師反應,孩子沙坑也不敢碰,黏土也不敢玩,會不會跟我之前一直要求他,衣服不准弄髒,手一直擦等習慣,有關係?可是現在環境這麼多病菌,你們不是都叫我們要保持很乾淨嗎?」
大家看我的臉書這麼多年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我自己真得很討厭極端主義教養學派,更想帶妳們離開這種教養的迷思。就拿這個例子來講,如果你從小不讓孩子有玩髒的經驗,不讓孩子有放膽玩的經驗,孩子的勇氣又從何累積呢?玩髒了一件衣服,洗一下就好,孩子的感官卻得到滿滿的刺激,學到的東西,絕對超乎你的想像,何不放手呢?再從衛生的角度來談,我相信你的媽媽袋,跟我家一樣,所有的清潔用品,一樣也不會少,你也一定知道病從口入的道理,所以玩完了,只需要你完整的幫孩子用肥皂清潔雙手,致病的機會就會大大的降低。親愛的爸媽,當然有先天就很敏感,不太敢放膽玩的孩子。但是,卻更多的孩子,會被後天我們大人教養的做法影響,讓他們無法盡情的發展自己。哪個孩子從小不玩拖鞋?玩中學,他們需要我們引導。
在天才領袖感覺統合教室裡,我們常常跟家長衛教感覺統合對幼兒的重要性,在國內,也有很多兒科醫師是我們的好朋友,也會在健兒門診時,跟家長談一談孩子的感覺統合發展。其中,身體觸覺的發展,是我最在意的一環,因為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如果它的調節有問題,孩子的發展肯定首當其衝,例如常聽到的,孩子怎樣就是不敢玩沙碰草地,這些都是感覺統合問題。根據感統的研究發現,觸覺發展不好的孩子,以下這些能力可能都會受嚴重影響,家長一定要知道:
1.情緒的穩定度;2.睡眠的狀態;3.日常生活自理能力;4.口腔咀嚼及飲食的能力;5.人際團體能力;6.動作控制能力;7.專注力及學習力
觸覺的定義,包括有皮膚上的輕觸覺、壓覺、溫度覺、疼痛覺和毛髮的動作覺等。
從大腦功能的角度來看,由於觸覺處理區與情緒處理區相當靠近也有重疊之處,因此在觸覺統合上若出現問題,通常也會相當的情緒問題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的感覺統合觸覺有問題後,總是會變成情緒小霸王的原因。這一篇,我要教大家自己看出孩子的感覺統合觸覺發展有沒有問題,分為敏感型的孩子、鈍感型的孩子、以及失調型的孩子。
不敢玩沙的孩子,感統觸覺失調
觸覺敏感的孩子(感覺統合觸覺反應過度)
□ 嬰兒時就不喜歡被抱或抱入懷中,可能會出現拱背、哭泣和掙扎來表示。
□ 不喜歡被換尿布或衣物。
□ 不喜歡被衣服摩擦的感覺, 一年到頭都偏好穿短袖,在幼兒時期則比較喜歡赤裸身體,並且會常常試著脫掉尿布或衣物;或有可能因為避免被直接碰觸而偏好穿長袖長褲。
□ 不喜歡和外人或同儕站太靠近,也因此會排斥在團體、人群中活動或排隊。
□ 對於輕觸或非預期的碰觸會有恐懼、焦慮或激烈的情緒行為表現。
□ 對於來自後方或看不到的碰觸(如幫孩子蓋上被子),容易受到驚嚇。
□ 會過度怕癢。
□ 可能會對輕微割傷、擦傷和蟲咬過度反應。
□ 不喜歡梳頭髮,甚至會要求使用特定梳子,而且非常挑剔唷!
□ 討厭友善或熱情的的碰觸,除了父母或親人(但有時候連他們都會排斥唷)!
□ 不喜歡被親,會趕緊拍掉被親的地方。
□ 喜歡自己去擁抱他人。
□ 對於雨滴、蓮蓬頭的水或風吹到皮膚的感覺可能會相當排斥。
□ 避免觸碰到特定材質東西,像粗糙/柔滑/令人發癢的等,如毛毯、填充娃娃等。
□ 排斥或不喜歡赤腳走在草上或沙上。
□ 可能會喜歡墊腳尖走路。
□ 排斥穿特定衣物,例如粗糙材質、高領毛衣、牛仔褲、帽子或皮帶等;會挑剔襪子接縫處不舒服,甚至會拒絕穿襪子。
□ 避免或不喜歡”髒髒的玩”,像是沙、泥巴、水、膠水、黏土、乳液或泡泡等。
□ 不能接受手髒髒黏黏的,會一直要把手清潔乾淨。
□ 不喜歡被洗臉。
□ 排斥甚至恐懼剪髮、剪指甲。
□ 相當挑食,只吃特定味道和材質;不喜歡將食物混在一起吃;拒絕嘗試新食物。
□ 拒絕刷牙而且極度恐懼看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