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提早讓孩子寫字
不要提早讓孩子學寫字!
天才領袖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
很多爸媽跑來問我,上幼稚園的孩子是不是要提早學寫字,中班是不是就要開始學學寫字,大班是不是ㄅㄆㄇㄈ就要寫的好了?不然上小學後,會不會跟不上?
提早學寫字的幼稚園,不要念!
很多爸媽跑來問我,上幼稚園的孩子是不是要提早學寫字,中班是不是就要開始學學寫字,大班是不是ㄅㄆㄇㄈ就要寫的好了?不然上小學後,會不會跟不上?這種偷跑的現象,實在是太普遍了,我得從發展學上來跟大家談談這個怪現象。
而且還有很多爸媽覺得,很多小學生有運筆問題,新字學不起來,字跡非常醜,會不會就是因為太晚學寫字造成?這真是誤會大了!
因為中班前學寫字,才是大大傷害孩子的發展!
五個”不要提早學寫字”的重要的原因:
第一:握筆姿勢問題!
很多孩子到了大班及一年級時,還不會用前三指拿筆,或養成不對的抓握習慣,
可能就是因為太早學寫字,早期姿勢就錯誤造成,進一步還可能會造成身體歪一邊,產生脊椎側彎的危機;頭歪一邊,造成視差或近視等問題。
握筆姿勢建議教具:
千萬別在坊間亂買握筆器,孩子可能形成第二次不對的抓握姿勢,專業的握筆器,是可以讓大拇指與食指不相疊,而且可以讓塗鴉或寫字時,虎口可以打開,手腕正確姿勢,可以上抬的。趕統專用筆器,可以套在各種筆上,比三角筆更適合幼兒介入,且能將三指手指的分離抓握,提前訓練出來,詳細介紹請看這=>專業級感覺統合握筆器
第二:身體活動減少
坐在桌前學寫字,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是比畫畫更困難的一件事,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於是就減少了身體活動量!中班前就在學寫字,還不如增加感官運動遊戲的經驗,讓孩子大量的動起來,或讓手部多操作教具,讓之後上學開始握筆寫字的小肌肉,處在一個最佳的發展狀態!
手指操作建議教具:
3-8歲的孩子,感統教室內經常透過螺絲組、工具組,訓練出精細動作的協調。原因是,越大的孩子,指尖的旋轉及穩定性非常重要,決定了未來筆可不可以拿的好,拿螺絲起子去選轉的動作,以及用手轉螺絲及組合的動作,大量刺激手指及手掌的穩定度生成,讓手弓的肌肉更有力氣,也讓動態的協調更好。所以,有經驗的感統老師,會選擇這一類的教具,訓練孩子的操作,詳細介紹請看這=>積木螺絲益智組的教案
第三:握筆基礎沒打好
寫字的前身就是能不能把線條及圖形處理好,仿畫圖形及畫迷宮的,現在的孩子能力正在下降!偏偏畫寫能力的發展,前身就是塗鴨的能力,幼兒在5歲前應該有大量的塗鴨經驗,仿畫線條、奌對奌連缐及畫迷宮的經驗,而不是只有寫字,這樣基礎才會打得好。
畫線條、迷宮及穿線建議教具:
我們非常喜歡讓孩子玩貼紙,因為撕黏貼紙的過程中,做到非常多的指間肌肉練習,如果能讓孩子,練習把形狀貼在你指定的空間內,就會練到更多的專注力及視知覺的能力,這些感覺統合的視覺動作整合能力要好,就該多玩貼紙、迷宮、穿線、點對點的連連看或街街看,這本毛毛蟲嘉年華的書,有可以重複黏貼的靜電貼紙,以上我所說的能力都有練到,是感統教室訓練的法寶。
第四:專注力還沒有成熟
視知覺能力還沒成熟,影響到專注力!幼兒視知覺能力,就是分析文字組成的能力,就是分析空間的能力,成熟的平均時間是7-9歲,7歲之前,一勾一撇沒法學起來,是正常的,這時期的孩子,可以認字、符號、圖形、畫畫都好,也可以透過這些符號,設計出很多的紙上遊戲,練習不同形狀的對稱的能力,是日後把不同部首及字兜起來,很重要的基礎。
練習字的空間分佈建議:
形狀與形狀的對稱,大小的分別,都是視知覺發展很重要的一環,感統教室裡,老師們會透過抓握的訓練,讓孩子提早進到視知覺的學習,在練習對稱的過程中,手指還必須練習旋轉,才能把積木放入,是一種視覺專注力及細部動作的協調。
第五:五指手指頭的分工會出問題
提早訓練寫字,會造成五隻手指小肌肉的分工合作有問題!因為寫字是一個很複雜的動作,需要前三指好好抓握住筆,後二指也沒閒著,需要穩定住筆。文字筆畫多,太早學寫字,五指手指的前三指及後兩指,非常可能協調不來,於是讓孩子變得很挫折。所以,太早誏孩子寫字,不但沒有贏在起跑奌,在我臨床上,反而看到很多孩子,造成日後發展出握筆姿不對、寫字歪斜、姿是歪斜,用字程度不會控制、寫字速度慢等問題,大家的早期教育觀念及做法千萬要正確喔!
STEAM玩出孩子競爭力~限時7折優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