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戒奶嘴、戒吃手又不傷心理?
吸奶嘴超過兩歲,青少年時期抽煙的比例較高
就是拗不過孩子的哭鬧,無法下定決心幫孩子戒奶嘴嗎?那麼幾個關於奶嘴的研究提醒爸爸媽媽。
2015年Ferreira HR等人的研究發現,吸奶嘴超過兩歲到了青少年或成年時,比較容易有抽菸的習慣。2012年Nelson的實證文獻回顧結果也顯示,超過兩三歲還在吸奶嘴,容易有牙齒咬合不全的問題;有吸奶嘴在嬰幼兒時間發生中耳炎的比例也較高。
如何戒奶嘴、戒吃手又不傷心理?
這個問題似乎是每個新手父母都曾煩惱過的,甚至早在孩子才剛出生時,就在想……
「要不要給孩子吃奶嘴?萬一以後奶嘴戒不掉怎麼辦?」
「怎麼辦孩子開始吃手了?吸的這麼誇張手指會不會出問題呀?」
「孩子都一歲多了,怎麼還老愛吃手吃奶嘴,不給又不睡覺,哇哇叫,唉!」
其實依據佛洛伊德的理論,一歲半前的孩子正處於口腔期,孩子需要藉由吃手、吸奶嘴來安撫自己,口腔期不滿足,未來出現問題情緒行為的機率會增加。另一方面對孩子而言,這也是一種遊戲,因為這年紀孩子是以感覺、探索遊戲為主,所以一歲前孩子的玩具都以聲光觸等感官刺激為主。
到了一歲之後,孩子會漸漸對玩具的功能玩法有興趣,例如球可以滾、可以丟、可以踢,積木可以疊高、排隊,車子可以跑……等等,而逐漸減少對感覺刺激的尋求,所以到了一歲半之後,孩子吃手的行為就應該要明顯下降,但如果孩子還是老愛吃手、吸奶嘴怎麼辦?
1. 一歲前適度的滿足
.餵母奶的媽媽,親餵的時間要足夠(很多媽媽會限制孩子吸吮的時間,這應該由孩子決定)。
.喝配方奶的寶寶,奶嘴開口不要太大,讓寶寶可以慢慢吸吮。
.長牙時期,提供材質安全可咬的玩具或固齒器來滿足寶寶咬的需求。
.六、七個月之後,開始訓練孩子使用吸管,增加口腔運動的機會。
2. 適時地提供副食品
4~6個月開始提供副食品,除了營養上的考量,其實最重要的是提供和滿足寶寶口腔活動的經驗,減少口腔敏感或刺激不足問題。
因此爸爸媽媽不要過晚才開始接觸副食品,因為這是面對口腔期寶寶最好的口腔觸覺刺激和經驗,同時也讓寶寶可以學習咀嚼和吞嚥,建立日後飲食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