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間的友誼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
每天長時間面對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尤其是正在照顧還要餵奶換尿布的小嬰兒時期
生活與上班族完全脫節
交友圈也不若以往這麼豐富
當孩子大一點之後
我開始帶孩子參與一些團體活動
孩子交到年齡相仿的朋友
而我也跟他們的媽媽成為朋友
隨著孩子長大
開始有他們的主見
開始想交自己談得來的朋友
開始與固定玩伴建立起緊密的關係及情誼
那媽媽呢?
媽媽的朋友在哪裡?
不光是只有孩子需要朋友
媽媽也需要可以談心聊是非的朋友
以前的朋友呢?
學生時期的好友呢?
過去職場上共同打拼的戰友呢?
隨著時光流逝
當年穿的光鮮亮麗的小姐
已悄悄步入中年
失去職場的舞台
交友圈似乎就掉了一大半
媽媽開始走入孩子的生活圈
因為孩子們經常玩在一起
我與孩子的朋友的媽媽
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朋友
只是
這樣的朋友基礎並不穩固
媽媽們是因為孩子而有連結
我們是被動式的成為朋友
如果有一天
我們的孩子不再有交集
我們還是朋友嗎?
那年
海琍才三歲
他的好朋友也三歲
一起郊遊一起野餐一起戲水一起…
我率真的跟對方媽媽推心置腹
甚至跟我另一半說
我覺得我跟她很合得來
也熱情的跟她分享我的生活圈
在我埋首趕完第一本書
與她分享自己小小的感動之時
一切變得生疏
朋友遙不可及
我的熱情邀約總是被婉拒
我不明白
我試著想明白
無奈
風箏斷了線
就連臉書好友關係也被解除
我帶著滿滿的疑問
試圖將此事遺忘
後來
海琍五歲
我在網路閒逛想買一件手工商品
而賣家竟然是當年我認定的好友
二年未動的私訊
在我成為買家之後有了動靜
我一廂情願的以為
這是天意
喚起那段無疾而終的情誼
然而一連串的禮貌敬語
我被當成熟悉的陌生人
「我們互相認識」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我
原來只是認識而已
望著二年前私訊裏關心對方的文字
顯得格外諷刺
我選擇不再回應
即使她的身影不斷的出沒在我的朋友群
我們也不再有交集
我曾經很惋惜
以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但是
朋友間不應該是這樣的
什麼都只是我以為
但其實對方可不這樣以為
媽媽間的友誼難道就這麼脆弱不堪一擊嗎?
再重新審視這段曾經的朋友關係
不難發現
光靠孩子的連結
友誼是無法長久的
媽媽們之間的成長背景 教育理念 處事態度
才是友誼能夠持續的關鍵
綜觀這幾十年來結交的閨蜜們
我們個性不見得都相近
即使各自有了不同的生活之後
聚在一起仍然不會彆扭
不用刻意營造氣氛就是舒適
而她們的共通點就是都很率真
率真並不是口無遮攔講話大聲就是真
那是要深交之後才會領悟出的感覺
那媽媽之間的友誼呢?
倘若沒有孩子
我們還會是朋友嗎?
如果不聊小孩我們還會有話聊嗎?
我們可以相約出遊嗎?
可以喝茶聊天嗎?
可以泡湯賞花嗎?
可以打牌搓麻將嗎?
媽媽的朋友就是媽媽的朋友
我們的孩子只是個媒介
給我們認識的機會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可能交到不同的朋友
經常混媽媽圈的媽媽應該最清楚
每當辦活動一大群媽寶好像很熱鬧
其實私底下聊得來的就那麼幾個
會走在一起的終究會走在一起
不同掛的再怎樣也強求不來
在育兒路上與求學路上交友無異
物以類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