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繪本「我的小雞雞」
書名:我的小雞雞
作者:山本直英
繪者:佐藤真紀子
翻譯:游蕾蕾
國家:日本
出版社:維京國際
適讀年齡:3歲以上
適合讀者類型:開始把玩生殖器的小男孩(性蕾期)、喜歡用小雞雞碰觸他人的男孩、老是要媽媽幫他扶雞雞尿尿的男孩、開始接觸異性的小女生、發現自己有雞雞而別人沒有的小男生、經常去公園玩的小孩、常跟在家人旁邊做生意的小孩、對大人性器官特別好奇的孩子、搞不清楚自己性別的孩子、所有家長
繪本導讀與介紹:
當我望著「小雞雞」這三個字,心裡忍不住發笑,想著作者為什麼這麼高招,用了這麼直接的詞彙來做為書名,而這正是站在孩子的立場所設想的呢!
故事之始「小朋友,你是男生,還是女生?」
這樣的問句很容易讓不黯說故事的爸媽,找到很好的切入點。
「如果是男生,你是怎麼知道的?」
這是讓孩子自己用腦思考,認識身體的第一步。
雖是從小男生的觀點讓讀者們認識生殖器,但必須同時對孩子強調,女生並不是沒有「小雞雞」,女生的小雞雞是藏在肚子裡,是為了孕育胎兒,所以特別需要保護,希望男孩們不要因為「自己有,而女生沒有」,存在性別優越感。
顏色與性別的認知教育,本書也做了介紹,如:男生也有穿紅色衣服,女生也有穿藍色衣服。人性是多樣化的,孩子與我們必須學習的,就是去接受它並存有一顆包容的心,這是兩性平等教育的開端。
第三個重點,是教導孩子認識並保護隱私處,提醒孩子要防範陌生人(或熟識者)。在兩性平權的時代,性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學習什麼是「自重與尊重」。
而一個人最原始的「感覺」,是作為大人的我們,有責任要替孩子捍衛的能力,隨便一個肢體碰觸的動作(例如:摸臉),給不同個性的孩子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我的小雞雞》一書,最後以「愛」與「感謝」作為結尾,是我相當喜歡的部分,他讓孩子了解自己是怎麼出生的?大家是如何看待他的出生的?
生命,因愛而生,是故事的主軸。
延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