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是左撇子
寶爸問:我家寶弟三歲前吃手、拿東西、玩玩具…等好像是左利手,但塗鴉會左右手換來換去。現在我要開始教他使用筷子、畫畫…等正確使用方式,卻被他這樣換來換去很苦惱,不知要教他哪隻手?
1.由大腦了解慣用手
人的慣用手主要由基因決定的,大部分的人是慣用手為右手,
僅有百分之四到七的人慣用手為左手。嬰兒出生時第一年,大腦未分化,因此孩子會左右手都嘗試使用。第二年開始,大腦逐漸分化,爸媽仔細觀察,應該可發現孩子有主要使用的手和另一隻手為輔助手。第三年孩子應該有明顯慣用手,不管是左手或右手。慣用手出現代表著左右大腦神經有明顯的分化和分工功能,使大腦部位各司其職各有任務,也使身體能較有效率的使用。因此慣用左手的孩子,主要感覺動作由右腦控制,右慣用手則相反。
2.左利手到底要不要改阿?
依照大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只要孩子在三歲時有明顯的慣用手,不管是左手或右手都可以,家長盡可能順應孩子大腦自然的分化和優勢的慣用手。若是大人太強硬想改變左利手孩子的慣用手成右手,往往因為非慣用手肌肉力量和靈活度不好,更容易造成孩子手部操作和往後寫字時的困難和不利,造成孩子挫折且容易有語言、口吃、甚至行為問題出現。
3.理解左利手的獨特
腦部的左右大腦半球專責不同任務,許多研究認為,左大腦半球支配語言、數字、邏輯以及其他分析性功能。至於右大腦半球看來卻偏重音樂、空間圖像等活動。不過,慣用左手的人在處理訊息和使用兩個大腦半球方面則與一般人不盡相同。歷史有許多左利手名人,如美國總統柯林頓和歐巴馬。左利手的人屬少數,因此在某些成就上也容易較突出,如左手網球名將納達爾。因此面對家裡有左利手寶貝的爸媽,若是遇到老一輩的阿公阿媽的反對,可能可以試著讓他們理解左利手的孩子的獨特性。聰明的爸媽!要好好思考要如何面對家裡左利手的孩子阿!
4.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慣用手?
若是兩歲以前,您的孩子遊戲時一下左搖搖鈴,一下右手敲打,爸媽只要試著觀察孩子的優勢慣用手即可。三歲以後,爸媽有發現比較常用的慣用手出現時,例如吃餅乾和拿湯匙時、敲打玩具或放玩具插棒時,可鼓勵孩子或誘導孩子使用較常使用的慣用手。特別在孩子操作時遇困難,可用鼓勵方式或提示方式讓孩子使用慣用手,幫助孩子逐步建立慣手,以利於往後更高功能的手部操作,如寫字和筷子使用。爸媽也可以細心幫左利手孩子提供為左手設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