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發燒,四個正確觀念
最近氣溫變化大,很多孩子好發感冒發燒,家長擔心孩子腦袋燒壞,狂用退熱貼及冰枕,讓我聽了實在是很害怕,因為這樣不但增加孩子免疫系統及神經系統的負擔,還可能導致孩子病情加重、病程加長。
更有可能讓代謝異常的孩子,導致休克的危機,所以你到醫院絕對不會看到醫護拿個冰枕墊在發燒孩子的頭部!因為每家的孩子都有可能會生病發燒,所以發燒的生理機制,大家有必要進一步好好了解!
會不會燒壞腦袋?
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反而可能延緩疾病的康復。人體對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有調控機制,所以一般不會超過41度C。
有些家長會擔心如果沒有積極退燒,小孩體溫可能一直往上飆高,其實人體的體溫調控機制不會讓體溫無限上升。
坊間小孩腦子燒壞的傳說,都是因為那些小孩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而留下神經後遺症,與發燒無直接因果關係。
體溫哪裡準?
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但三個月以下嬰兒的耳溫與中心體溫的相關性較差。口溫平均比肛溫低,腋溫平均比肛溫低。一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肛溫與耳溫,可考慮量腋溫或背溫。
1. 發燒的定義是肛溫(或耳溫)≥ 38度;口溫(包括奶嘴溫度計)≥ 37.5度;腋溫≥ 37.2度。
2. 六個月以下的小孩用耳溫槍可能不準,但可以做參考,再量肛溫確認。
3. 如果父母親覺得小孩摸起來比平常燒,請不要忽略您的直覺,有74%是準確的!趕快用溫度計量一下。
4. 一般嬰兒的體溫比大人還要高;如果穿太多,或洗完熱水澡,或天氣較熱,有時候會上升至38.5度。若懷疑是假性體溫上升,您可以讓孩子安安靜靜一個半小時之後,再測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