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餐具如何選擇?
其實在孩子學習使用餐具的初期,所需餐具其實不需太過複雜。加粗把柄的湯匙、防滑碗以及高度適中的餐椅即可讓孩子參與融入家庭的用餐時刻。
在選擇湯匙時,防滑加粗及不銹鋼材質為佳;未長牙與牙齒較少的嬰幼兒則可選用矽膠等軟性材質,避免傷害孩子的牙齦。湯匙面的大小需隨著孩子的成長更換,並注意湯匙面的深度不宜過深,以免增加進食難度,影響孩子對湯匙使用的喜好,但獨立進食的孩子要逐漸選擇較有深度的湯匙!
碗的選擇:當孩子開始練習以手抓取食物進食時,可選擇材質安全的餐盤把食物分隔開,以利孩子選擇與拿取,有些孩子其實不喜歡食物的味道混在一起,這樣其實會變成每頓飯吃起來味道都很像,孩子容易膩也就吃不好、不愛吃,所以分開食物對孩子而言很重要。若孩子已開始練習使用湯匙進食,則可選擇底部有吸盤或防滑的碗,防止傾倒。
兒童餐椅部分依體型選擇大小座深適合,安全不易傾倒為佳。孩子從吃一開始吃副食品起,就應該習慣坐著吃,非不得以別用抱著餵的方式,孩子才能建立正確規範。提供孩子合適的餐椅,不但可以陪養孩子獨立進食的能力,更能讓孩子透過吃飯這件事獲得成就感,進一步累積對自己的正像價值與自我肯定。餐椅的選擇以高度可調式的成長型餐椅、易清洗材質、並注意餐椅有無夾傷孩子的可能,底面積大、重心低者較為安全,不過孩子愈大,也愈喜歡跟大人同一高度吃飯喔!另外,因為市售的餐椅對一歲以下的孩子而言,很多都太大,例如座寬較寬、座身較深,對於還坐不穩的寶寶,因為坐的支撐性不好,在學習吃副食品就會更辛苦,這時爸爸媽媽記得在孩子的兩側和背後放置毛巾,幫孩子支撐起來,坐得穩了,”吃”的才會更容易、更輕鬆。
若孩子已有排斥自行進食的狀況,則建議帶孩子去挑選喜歡的餐具,讓孩子重新喜歡自己吃飯這件事;在部份情況下,也可使用叉子加以輔助,因為叉起的食物較不容易掉落,故成功機率較高,但家長需注意叉子的材質與長度,建議以矽膠等軟性材質為佳。在孩子開始練習使用餐具的初期,建議在碗中放稍具黏稠性的食物,例如:優格、馬鈴薯泥…等等,讓孩子多一些成功舀起碗中食物的經驗,給予多一點的正面回饋。
觀察及評估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適時的給予適當的進食工具,給予足夠的動作經驗與適當的正向回饋,引導孩子表現合適的餐桌禮儀,以及均衡的營養都將讓孩子發展進一步的社會化過程,準備適應未來的幼兒園團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