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等、馬上要」小孩排行 Top1:2歲~3歲半」
捷運上一個小孩,明明不夠高,就是硬要去拉很高的把手,旁邊的大人叫他不要拉,孩子立刻馬上哭鬧,就偏偏要,最後竟然還打媽媽。
天啊!這種「立刻馬上要」小孩,當下真的很難溝通,旁邊的人都說,就是要修理一次才會怕。
其實,小孩「不能等、立刻馬上要」,有原因的,不見得是爸媽沒在教,快來看看原因,以及你家小孩有没有上榜~
Top1:2歲~3歲半「做自己」時期
小孩2歲開始,會變的很自我中心,因為開始要大量向外探險,總是不聽大人的話。
這時期的小孩,最常利用情緒去討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因為語言能力尚未成熟,但認知又懂的很多,所以一遇到挫折,就會很急、很沒辦法等待。這也是最愛哭的年紀。
Top2:3歲半~4歲半「挑戰權威」時期
這時期的小孩,雖然已度過trouble two,但開始進入挑戰權威期,覺得「我為什麼要跟你做一樣的?」、「我為什麼不能用我的規矩?」、「我為何要聽你的?」
孩子有千百個為什麼,但大人總是要求孩子要聽話,最後,在不想被大人控制的狀況下,就經常有反過來想控制大人的行為。立刻、馬上就要的行為也是很高峰,耐心及專心的程度都還沒有成熟。
Top3:1歲半~2歲「負向情緒吸引」時期
這時期的小孩,語言表達能力尚未成熟,會用很多肢體語言及哭鬧的情緒,來跟大人溝通。
以前都講trouble two,現在很多寶寶,在一歲半後,為了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開始出現用路倒、耍賴、打自己頭、尖叫等行為。
要不到就哭鬧!十大NG教法
在麵包店,看到一個2、3歲的小女孩,不知道在跟爸爸要什麽東西,要不到就驚聲尖叫、哭鬧及路倒,結果爸爸要抱他他也不要。這種要不到就哭鬧的小孩,非常多,父母要避免十大NG教法:
1、【再哭我就走!】:這句話讓孩子更没安全感
2、【看你能哭多久?】:這句話讓孩子不知怎麼辦
3、【再有聲音試試看!】:這句話讓孩子壓抑表達
4、【數到3,不准哭】:這句話讓孩子緊張
5、【不哭才給你】:這句話是行為賄賂法
6、【下次再也不帶你出來】:這句話無法説到做到
7、【那個小孩像你?】:這句話讓孩子愛比較
8、【大家都在看你】:這句話讓孩子自卑
9、【跟你的老師説!】:這句話讓孩子討厭你
10、【一哭二鬧馬上抱】:這個動作,没教到孩子溝通
孩子個性急、沒耐心的五個教養策略
1.棉花糖訓練
學習棉花糖實驗跟孩子說,”你如果可以現在不買車子玩具,忍耐一個星期之後再說,除了車子玩具外,加碼讓你選擇全家出遊的地點,獎勵你等待”。
(下一頁繼續)